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雪夜宿楞伽寺(其一)赏析

雪夜宿楞伽寺(其一)

明 · 文徵明
朝泛石湖雪,暮宿楞伽云。
山空夜寒重,对酒不能醺。
三更山月高,起视皓无垠。
水天相映射,气色凌氤氲。
增辉岩壑姿,灭没鸥鹭群。
亦知光景殊,照灼难为分。
有如开玉府,圭璧罗缤纷。
时于万木末,瞥见飘佩雰。
山僧事茗设,扫积供殷勤。
勌来支石鼎,自束松枝焚。
龛灯落残烬,宝垆断馀熏。
还怜江梅色,玉瘦冰肌皲。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雪夜泛舟石湖,至楞伽寺住宿的情景。首句“朝泛石湖雪,暮宿楞伽云”以简洁之笔勾勒出一幅冬日雪景与夜晚云雾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山空夜寒重,对酒不能醺”两句,通过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夜晚的寒冷与诗人内心的孤寂。

“三更山月高,起视皓无垠”描绘了诗人起身观月的情景,月光皎洁,仿佛无边无际,展现出月色的广阔与纯净。“水天相映射,气色凌氤氲”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光与水色交融的景象,气色弥漫,美不胜收。

“增辉岩壑姿,灭没鸥鹭群”写出了月光照耀下岩石与山谷的美丽姿态,以及鸥鹭在月光中消失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亦知光景殊,照灼难为分”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独特魅力的赞叹,即使是最细微的事物也能被月光照亮,难以分辨。

“有如开玉府,圭璧罗缤纷”将月光比作开启的玉府,满布着珍贵的圭璧,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璀璨与珍贵。“时于万木末,瞥见飘佩雰”则通过偶尔瞥见的飘动的树叶,展现了月光下的动态美。

“山僧事茗设,扫积供殷勤”描述了山僧为诗人准备茶饮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勌来支石鼎,自束松枝焚”写出了山僧为煮茶而准备石鼎和松枝,展现了一种简朴而虔诚的生活态度。“龛灯落残烬,宝垆断馀熏”描绘了茶香四溢的场景,最后以“还怜江梅色,玉瘦冰肌皲”结束,表达了诗人对江边梅花的喜爱之情,梅花的清雅与坚韧,与诗人的心境相契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雪夜泛舟、住宿楞伽寺的宁静画面,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统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