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别驾周德中以余致仕居间而称神仙太守作十绝复之(其八)
明 · 张弼
巳具桐棺寻乐丘,不关荣辱任浮休。
传家只有书千卷,付与儿孙自讨求。
传家只有书千卷,付与儿孙自讨求。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为苏州别驾周德中所作的十绝之一,题为《苏州别驾周德中以余致仕居间而称神仙太守作十绝复之》的第八首。诗中充满了对周德中的赞美和对其生活态度的钦佩。
首句“巳具桐棺寻乐丘”,描绘了周德中已经准备好了桐木棺材,寻找安息之所的情景。这里的“乐丘”借用了古代文人追求的隐逸之地,表达了周德中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准备。
次句“不关荣辱任浮休”,则展现了周德中对待人生的态度,他不在乎外界的荣华或耻辱,随遇而安,顺其自然。这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高远追求。
后两句“传家只有书千卷,付与儿孙自讨求”,进一步揭示了周德中的生活哲学。他将传承给后人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精神财富——书籍。这表明周德中重视教育和知识的传承,希望子孙后代能够通过阅读,自我探索和求知,继承并发扬他的精神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周德中生活状态和价值观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士人对于归隐、超然和知识传承的向往和实践,体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