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同官游东园
宋 · 王安石
青青石上檗,霜至亦已凋。
冉冉水中蒲,尔生信无聊。
感此岁云晚,欲欢念谁邀。
嘉我二三子,为回东城镳。
幽菊尚可泛,取鱼系榆条。
毋为百年忧,一日以逍遥。
冉冉水中蒲,尔生信无聊。
感此岁云晚,欲欢念谁邀。
嘉我二三子,为回东城镳。
幽菊尚可泛,取鱼系榆条。
毋为百年忧,一日以逍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石上檗:一种植物。凋:凋谢。
冉冉:缓缓的样子。
蒲:菖蒲。
岁云晚:一年将尽。
欲欢:渴望欢乐。
嘉:赞赏。
二三子:你们这些人。
东城镳:东城策马出游。
泛:漂浮。
百年忧:长久的忧虑。
一日:每天。
逍遥:自由自在。
翻译
青青的石头上的檗草,即使到了霜降时节也已经凋零。水中的菖蒲慢慢生长,你的生活似乎很无聊。
感叹这一年将尽,想寻欢作乐又能邀请谁呢?
感谢你们这些朋友,陪我一起返回东城策马游走。
幽静的菊花还能漂浮,钓鱼时把鱼线系在榆树的枝条上。
不必为长久的忧虑烦恼,让我们每天都能尽情享受自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招同官游东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
"青青石上檗,霜至亦已凋。" 这两句通过对石头上的苔藓和霜雪的描述,展示了秋冬之际自然界的萧瑟景象,同时也隐含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
"冉冉水中蒲,尔生信无聊。" 水中的蒲草在微风中摇曳,给人一种淡漠和无为之感,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感此岁云晚,欲欢念谁邀。" 随着年华的流逝,诗人感到时光不再,可以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可能是在寻觅能够共享快乐的人。
"嘉我二三子,为回东城镳。" 这里提到的“二三子”可能指的是几个亲密的朋友或同僚,诗人希望与他们一同去往东城,这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一种向往。
"幽菊尚可泛,取鱼系榆条。" 幽静的菊花池塘依然可以泛舟捕鱼,系在榆树下,显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享受。
最后一句 "毋为百年忧,一日以逍遥。" 则是诗人的哲学思考,主张不要为长远的忧虑所困扰,而应珍惜每一天,保持心境的自由和愉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选择,以及他内心对于友情、美好时光和超脱世俗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