泷中(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日日行舟穿乳窦,时时濯足弄萝川。
青山两岸花相接,花里泉声应暮蝉。
青山两岸花相接,花里泉声应暮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泷水中所见的自然美景,充满了生动的视觉与听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首句“日日行舟穿乳窦”,以“日日”二字强调了诗人长期在此地乘舟航行的生活状态,而“穿乳窦”则形象地描绘了船只穿梭于山洞中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探险的意味和对自然奇观的好奇心。
次句“时时濯足弄萝川”,“时时”表明这种行为的频繁,“濯足”则是指在水中洗脚,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与水亲近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了他对水边环境的喜爱。“弄萝川”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周围自然环境互动的情景,仿佛是在与水中的植物嬉戏,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接下来的“青山两岸花相接”,一句将视线从水面转向了两岸的景色,青山与花的相互映衬,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景色以生命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
最后一句“花里泉声应暮蝉”,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花丛中的泉水潺潺流动,与傍晚时分的蝉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动人的自然画卷。这里的“应”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声音的和谐统一,又暗示了大自然中各种生命形式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