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幢山寻黄提刑震旧避地处
宋 · 谢翱
甬东寺里逢陈若,双袖龙钟行带索。
问知黄公旧避逃,宝幢山下坐丛薄。
日惟一食祷先灵,不愿拾得不死药。
仰天呼号得正终,一往不复至城郭。
公初著书女立旁,公死母亡家濩落。
子为户曹取公女,欲叙因由无与语。
得来与子行林莽,月落山空识其处。
问知黄公旧避逃,宝幢山下坐丛薄。
日惟一食祷先灵,不愿拾得不死药。
仰天呼号得正终,一往不复至城郭。
公初著书女立旁,公死母亡家濩落。
子为户曹取公女,欲叙因由无与语。
得来与子行林莽,月落山空识其处。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翱的作品《宝幢山寻黄提刑震旧避地处》。诗中描述了诗人于甬东寺偶遇陈若,得知黄公曾在此避难,居住在宝幢山下的丛薄之中。黄公每日仅食一餐,虔诚祈祷,不求长生不死药,而是以正直终老为愿。黄公去世后,家中贫困,其女被户曹官员娶走,诗人想了解详情却无人述说。最后,诗人与陈若一同在月夜的林间寻找黄公旧居,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历史遗迹的探访之情。
诗中的黄公形象体现了古代士人坚守道义、淡泊名利的精神,而诗人通过寻访,寄托了对逝去英雄的敬仰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整体风格质朴,情感深沉,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