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西垣舍人
宋 · 王安石
共说才高世所珍,诸贤谁敢望光尘。
讨论润色今为美,学问文章老更醇。
赋拟相如真复似,诗看子建的应亲。
仍闻悟主言多直,许史家儿往往嗔。
讨论润色今为美,学问文章老更醇。
赋拟相如真复似,诗看子建的应亲。
仍闻悟主言多直,许史家儿往往嗔。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才高:极高的才华。世所珍:世人极为珍视。
诸贤:众多贤者。
光尘:光芒和尘埃,比喻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讨论润色:通过深入讨论和修饰。
学问文章:学术研究和文学作品。
老更醇:年纪越大,内容越丰富醇厚。
赋拟相如:比拟司马相如的辞赋。
诗看子建:如同欣赏曹植的诗歌。
应亲:确实相似,如同亲身所见。
悟主:有深刻见解的人。
言多直:言语直接,切中要害。
许史家儿:许、史两家的子弟,可能暗指有权势的人。
嗔:责怪,不满。
翻译
众人皆称你的才华世间罕见,诸位贤者谁又能与你相比肩。如今的讨论和著作因你的润色而更加优美,随着年岁的增长,你的学识和文章更为醇厚。
你的文采如同司马相如般真实动人,诗歌创作也像曹植一样深情且独特。
还听说你的话语常能直指事物本质,连许、史两家的子弟都时常对你有所不满。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才华横溢之人的赞赏和自己学问文章日臻老成的自信。诗中“共说才高世所珍”表明才子在当世备受推崇,“诸贤谁敢望光尘”则是在强调这些杰出人才的光芒难以企及。
“讨论润色今为美,学问文章老更醇”两句中,“讨论”指的是文学创作和学术探讨,而“润色”则是写作风格的一种修饰,意味着作品越发成熟。王安石自诩其文辞丰富,随着年岁增长而愈发醇厚。
接下来的两句,“赋拟相如真复似,诗看子建的应亲”中,王安石将自己的文学才能比作汉代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和西晋时期的诗人陆机,表明自己在文学上的自信与尊崇前贤。
最后两句“仍闻悟主言多直,许史家儿往往嗔”则透露出王安石对某些批评的声音持有批判态度,认为这些声音过于直接而不够圆润,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后世史家的评价有一定的担忧。
总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作者的文学自信和对才华的推崇,同时也透露出了对外界评论可能带来的压力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