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僧归南岳寺赏析

送僧归南岳寺

明 · 朱升
山路花香上衲衣,云深南岳一僧归。
尘生古像开寒殿,风度闲房掩夕扉。
踏雨棕鞋苔藓滑,炊香野饭稻粱肥。
禅余犹转千声偈,总有游人得见稀。

拼音版原文

shānhuāxiāngshàngyúnshēnnányuèsēngguī

chénshēngxiàngkāihán殿diànfēngxiánfángyǎnfēi

zōngxiétáixiǎnhuáchuīxiāngfàndàoliángféi

chányóuzhuǎnqiānshēngzǒngyǒuyóurénjià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朱升的《送僧归南岳寺》描绘了一幅山行僧归的画面。首句“山路花香上衲衣”,通过山路的花香和僧人的衲衣,展现出僧人行走在春日山路上的清新与宁静。接着,“云深南岳一僧归”点出南岳寺的深远与神秘,僧人的归去更显孤寂。

颔联“尘生古像开寒殿,风度闲房掩夕扉”描绘了寺庙的古老与静谧,古像蒙尘,寒殿开启,晚风吹过空荡的闲房,门扉轻轻掩上,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颈联“踏雨棕鞋苔藓滑,炊香野饭稻粱肥”进一步描绘僧人的日常生活,踏着雨后的湿滑棕鞋,炊烟袅袅升起,野外的饭菜虽简朴,但稻粱肥美,体现了僧人的清贫与满足。

尾联“禅余犹转千声偈,总有游人得见稀”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修行生活的敬仰,即使在禅定之余,僧人还会诵经转偈,这种修行境界让寻常游人难得一见,更显其精神世界的独特与深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人的生活场景,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僧人内心世界的展现,富有禅意,展现了作者对僧人生活的理解和敬仰。

词语解释

稻粱的意思:稻和粱,谷物的总称。《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史记·礼书》:“稻粱五味,所以养口也。”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空秽君之园池,徒慙君之稻粱。” 唐 杜甫 《重简王明府》诗:“君听鸿雁响,恐致稻粱难。” 宋 曾巩 《鸿雁》诗:“长无矰缴意自闲,不饱稻粱心亦足。”...

饭稻的意思:以稻米为饭。《史记·货殖列传》:“ 楚 越 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唐 吴融 《南迁途中作·溪翁》诗:“饭稻羹菰晓復昏,碧滩声里长诸孙。”...

风度的意思:[释义](名)有修养的举止姿态。 [构成]偏正式:风(度 [例句]风度翩翩。(作主语)...

寒殿的意思:指荒凉冷落的寺庙。 唐 司空曙 《过庆宝寺》诗:“黄叶前朝寺,无僧寒殿开。” 唐 许浑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诗之二:“山风寒殿磬,溪雨夜船灯。”...

衲衣的意思:(1).僧衣。《南齐书·张欣泰传》:“ 欣泰 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輒游园池,著鹿皮冠,衲衣锡杖。” 唐 贾岛 《崇圣寺斌公房》诗:“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 仁达 欲自立,恐众心未服,以 雪峯寺 僧 卓巖明 素为众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过膝,真天子也。’相与迎之。己亥,立为帝,解去衲衣,被以袞冕,帅将吏北面拜之。” 清 黄景仁 《慈光寺前明郑贵妃赐袈裟歌》:“铜驼荆棘寻常见,何论区区一衲衣。”(2).代称僧人。 宋 梅尧臣 《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

南岳的意思:亦作“ 南岳 ”。山名。五岳之一。(1)指 衡山 。《书·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 南岳 ,如 岱 礼。” 孔 传:“ 南岳 , 衡山 。”《汉书·郊祀志上》:“﹝ 舜 ﹞五月,巡狩至 南岳 。 南岳 者, 衡山 也。” 田汉 《长衡道上》诗之八:“十年梦里朝 南岳 ,日断层峦未许攀。”(2)指 霍山 ,即 天柱山 。《尔雅·释山》:“ 泰山 为东岳, 华山 为西岳, 霍山 为南岳, 恒山 为北岳, 嵩山 为中岳。” 郝懿行 义疏:“ 霍山 在今 庐江 灊县 , 潜水 出焉。别名 天柱山 。 汉武帝...

山路的意思:◎ 山路 shānlù[mountain road] 山中小路山路弯弯...

踏雨的意思:亦作“蹋雨”。冒雨而行。 宋 孙觌 《雨中泊蜀山》诗:“蹋雨松蹊滑,衝烟蓼屿深。”...

苔藓的意思:◎ 苔藓 táixiǎn[moss] 藓(藓纲的植物的俗称)如苔藓然。——《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闲房的意思:◎ 闲房 xiánfáng[unoccupied house] 无人居住的房屋...

野饭的意思:(1).指粗淡的农家饭食。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 宋 梅尧臣 《卫州通判赵中舍》诗:“沙田多种稻,野饭殊脱粟。”(2).犹野餐。 唐 刘长卿 《送顾长》诗:“晨装林月在,野饭浦沙寒。”...

游人的意思:◎ 游人 yóurén[visitor to park,etc.;tourist;sight-seer] 见“游客”...

总有的意思:虽然有;即使有。总,通“ 纵 ”。 唐 李益 《度破讷沙》诗之一:“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宋 朱淑真 《念奴娇·催雪》词之二:“总有十分轻妙态,谁似旧时怜惜。”《水浒传》第八五回:“今日 宋 朝奸臣们闭塞贤路,有金帛投於门下者,便得高官重用;无贿赂投於门下者,总有大功於国,空被沉埋,不得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