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五首(其五)
清 · 蒋士铨
清门娣姒,周蚤寡行年,四十有四。
张姒年才三十六,有妾廉姬廿岁。
三女随肩,笔状砚匣,听讲周难旨。
琐窗灯火,幽闲贞静如此。
更有蚤寡之姑,适于黄者,携女归相倚。
女亦聪明分砚席,惠性兰心无二。
孟慕神仙,仲矜义烈,笑问黄家妹。
妹云毋泥,得时皆可为耳。
张姒年才三十六,有妾廉姬廿岁。
三女随肩,笔状砚匣,听讲周难旨。
琐窗灯火,幽闲贞静如此。
更有蚤寡之姑,适于黄者,携女归相倚。
女亦聪明分砚席,惠性兰心无二。
孟慕神仙,仲矜义烈,笑问黄家妹。
妹云毋泥,得时皆可为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智慧的家庭生活画卷。诗中提到的“清门娣姒”指的是家族中的女性成员,她们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诗中特别提到了一位年仅三十六岁的张姒,以及她的年轻妾侍廉姬,年龄只有二十岁。这三位女性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了各自的特点和性格。
诗中描述了她们在琐窗灯火下,安静地听讲周朝的艰难道理,这种场景充满了学习与成长的气息。她们的生活状态被形容为“幽闲贞静”,展现了她们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一位早年丧偶的姑母,她与女儿相依为命,一同生活。这位姑母的女儿不仅聪明伶俐,还懂得如何在砚席上分担学习任务,展现出她的智慧与勤奋。诗中通过“孟慕神仙,仲矜义烈”的描述,表达了对这位女儿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她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妹云毋泥,得时皆可为耳”这句话,意味着妹妹(即那位女儿)认为时机成熟时,任何事情都可以去做。这既是对她独立自主精神的肯定,也体现了她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代一个家庭中女性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她们在知识、品德等方面的共同追求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