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大雷试太学
宋 · 李昴英
裹粮数千里,贾勇万人场。
庾岭琴书去,桥门姓字香。
有司应眼具,喜气已眉黄。
践履宜天相,时文况所长。
庾岭琴书去,桥门姓字香。
有司应眼具,喜气已眉黄。
践履宜天相,时文况所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裹粮:携带粮食。数千里:形容遥远的距离。
贾勇:奋力前行。
万人场:人多热闹的地方。
庾岭:地名,古代文人常出没之地。
琴书:琴和书,代指文人雅士。
桥门:普通人家。
姓字香:名字有文化气息。
有司:官员。
应眼具:眼光敏锐。
眉黄:形容喜悦之情在眉宇间流露。
践履:实践,行动。
天相:上天的庇佑。
时文:当时的文学。
况所长:更何况这是你的擅长之处。
翻译
携带干粮走遍千里路,勇往直前闯入万人场。像庾岭的文人带着书籍离去,桥门人家的名字都充满书香。
官吏的眼光敏锐如炬,喜庆的气氛已显现在眉宇间。
脚踏实地应得上天眷顾,时下文章更是你的特长。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李昴英创作的《送陈大雷试太学》,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其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志向。
"裹粮数千里,贾勇万人场。" 这两句描绘了出行者携带足够的粮食,准备长途跋涉,以示对前程的勇气和坚决。同时,这里的“万人场”指的是繁华热闹的人群聚集之地,体现了考试的隆重和竞争的激烈。
"庾岭琴书去,桥门姓字香。" 庾岭是古代著名的琴台,而“庾岭琴书”则寓意于文人雅士的高洁情操及深厚学问。这两句传达了对友人学业进步和品德修养的美好祝愿。
"有司应眼具,喜气已眉黄。" 这里“有司”指的是官府或主管部门,而“应眼具”则表明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喜气已眉黄”形容心中的喜悦如同眉间的光彩,显现了对朋友成功的由衷祝贺。
"践履宜天相,时文况所长。" 这两句诗强调了行走于世的脚步应当与天道相合,同时也表明了时下文章之美,在当下环境中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赴试及考试场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学业进步、品德修养以及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