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悯公谏草亭落成纪事
清 · 沈炳垣
长安市上多词豪,书墙书壁喧啾嘈。
巉巉片石勒谏疏,孤亭兀立星辰高。
公生有胆死有节,两疏万言言沥血。
彼苍特为忠荩留,纷纷尾续徒饶舌。
张君劲铁笔一枝,惜不镌公临死诗。
腥云漉漉壁上喷,丹心万古振聋疲。
古来神物难磨泐,印识平原琴信国。
鬼神呵护此贞珉,百世流传勤拂拭。
我欲拓亭地盈尺,以铁铸贼跽亭侧。
贼身朽尽疏不灭,人来戟手犹詈贼。
巉巉片石勒谏疏,孤亭兀立星辰高。
公生有胆死有节,两疏万言言沥血。
彼苍特为忠荩留,纷纷尾续徒饶舌。
张君劲铁笔一枝,惜不镌公临死诗。
腥云漉漉壁上喷,丹心万古振聋疲。
古来神物难磨泐,印识平原琴信国。
鬼神呵护此贞珉,百世流传勤拂拭。
我欲拓亭地盈尺,以铁铸贼跽亭侧。
贼身朽尽疏不灭,人来戟手犹詈贼。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沈炳垣的《杨忠悯公谏草亭落成纪事》描绘了长安市上才子辈出,其中一位名叫杨忠悯的忠臣,以其直言敢谏的形象深入人心。诗中提到他在市井间书墙上刻下谏疏,犹如星辰般孤高峻峭,反映出他刚正不阿的品格。他的忠诚和直言,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也未曾减退,他的谏言如万言书,充满热血。
诗中惋惜未能将杨公临终时的诗文镌刻,但壁上的字迹历经风雨,依然振奋人心,象征着忠贞的精神难以磨灭。诗人设想拓建亭子,将杨公的谏草与铁制跪像并置,以警示后人不忘历史,对奸贼义愤填膺。杨公的谏疏虽经岁月,却永不磨灭,人们前来瞻仰,仍能痛斥恶贼。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和强烈的对比,赞扬了杨忠悯公的高尚情操和历史地位,表达了对忠良的敬仰和对邪恶的鞭挞,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