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张伯常汉上茅堂赏析

题张伯常汉上茅堂

宋 · 曾巩
远出清汉上,隐然一堤长。
槐柳若云布,连阴入虚堂。
架险注鸣溜,分畦殖群芳。
岂惟富桑柘,盖亦馀囷仓。
主人事幽屏,不愿尚书郎。
即此徇高志,风骚恣徜徉。
强起迫义重,还归直明光。
清风凛然在,素壁盈文章。
故栖勿回眄,黄鹄本高翔。

拼音版原文

yuǎnchūqīnghànshàngyǐnráncháng

huáiliǔruòyúnliányīntáng

jiàxiǎnzhùmíngliúfēnzhíqúnfāng

wéisāngzhègàiqūncāng

zhǔrénshìyōupíngyuànshàngshūláng

xùngāozhìfēngsāochángyáng

qiángzhòngháiguīzhímíngguāng

qīngfēnglǐnránzàiyíngwénzhāng

huímiǎnhuángběngāoxiá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张伯常在汉水之畔建造的茅堂景色。诗人首先赞美了茅堂所在之地的清幽,远眺汉水,犹如一道长堤,槐柳成荫,阴凉宜人,环境宁静。接着,他赞赏堂前设计巧妙,如飞瀑流泻,花木种植有序,既富有生产之意,又象征着丰饶富足。主人不求仕途显赫,宁愿在此享受清闲生活,追求高尚志向,与风雅为伴。

诗人勉励主人即使起身履行道义,也要保持高洁之心,如同清风凛然,茅堂墙壁虽朴素却满载文化气息。最后,诗人以黄鹄自比,暗示主人应像不受束缚的黄鹄一样,自由翱翔于高远之处,表达了对主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敬佩之情。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赞美隐逸生活的诗,体现了宋代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生活方式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