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江边见梨花一树赏析

江边见梨花一树

明 · 释今无
江头茅屋见霜花,疑鹤疑云影自差。
蝶去昨宵春雨急,客来今日暮烟斜。
韵从堕月追姑射,香似随船隔绛纱。
短笛一声山数点,不胜幽思对虾蟆。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边梨花盛开的清雅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

首联“江头茅屋见霜花,疑鹤疑云影自差”,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江边的茅屋在霜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冷,远处的影子或如鹤或似云,虚实相生,给人以无限遐想。

颔联“蝶去昨宵春雨急,客来今日暮烟斜”,通过对比昨日的春雨和今日的暮烟,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微妙变化。蝴蝶的离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客人的到来则带来了新的生机,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歌的动态感。

颈联“韵从堕月追姑射,香似随船隔绛纱”,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月落之后的韵律仿佛追寻着仙子姑射的脚步,香气则如同随船穿行于绛纱之中,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尾联“短笛一声山数点,不胜幽思对虾蟆”,以简练的语言收束全诗。短笛声起,山间几点,诗人面对虾蟆(可能指青蛙),心中涌起深深的幽思。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宁静的夜晚景象,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边梨花、自然景象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超脱尘世的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