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栽莲
刳中山骨泥数斗,趁雨屈盘三节藕。
镜面光寒溢井花,四顾无人下渴鸦。
老翁真个儿童似,我非韩公亦儿戏。
绿茎亭亭忽独立,帘疏不隔香直入。
宛若船舫坐促膝,遂使江湖在方尺。
虽无太华藕如船,定有庐山房似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数夕:连续几晚。吴淞江:长江下游的支流。
两桨:两只船桨。
屈盘:弯曲成盘状。
井花:水面上的波纹或井水的倒影。
韩公:指唐代文学家韩愈。
绿茎:荷叶。
帘疏:帘子稀疏。
翻译
连续几个夜晚,我在梦中游历吴淞江,划着双桨穿越了荷花盛开的地方。挖出山中的藕根,足足装了几斗泥,趁着雨天,把三节藕弯曲成盘状。
水面如镜,寒冷的光芒映照井花,四周无人,连口渴的乌鸦也找不到落脚处。
老翁真的像孩子般纯真,我并非韩愈那样的大人,也在享受这游戏般的乐趣。
绿色的荷茎独自挺立,帘子虽稀疏,却挡不住香气直入。
仿佛坐在船舱中促膝交谈,让我觉得整个江湖都浓缩在这小小的空间里。
虽然没有太华山上的大如船的藕,但定有庐山那般如斗笠的小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作品,名为《石斛栽莲》。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自然情怀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数夕一梦吴淞江,两桨飞度荷花乡。"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梦中游历的情景,吴淞江是长江下游的一个重要水域,而“两桨飞度”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轻快感觉,仿佛穿梭于荷花丛中的小舟。
"刳中山骨泥数斗,趁雨屈盘三节藕。"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在自然中劳作的情形,“刳中山骨”可能是指开凿山石以种植,而“趁雨屈盘三节藕”则描绘了在雨后弯曲的藕草,显示出诗人的勤劳与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镜面光寒溢井花,四顾无人下渴鸦。"
这两句则是对一处幽静环境的描写,“镜面光寒”可能指的是清晨或秋冬时分的水面反射着寒冷的阳光,而“四顾无人下渴鸦”则表达了一种孤独与宁静,只有鸟儿在树间鸣叫。
"老翁真个儿童似,我非韩公亦儿戏。"
这两句诗人自比为孩童般纯真,而“非韩公亦儿戏”可能是指不像古代的韩愈那样的玩世不恭,只是单纯地享受着与自然的交融。
"绿茎亭亭忽独立,帘疏不隔香直入。"
这里描述的是一处庭院中的亭子,周围由茂密的竹子环绕,形成了一种幽静而又通透的空间,而“帘疏不隔香直入”则是对这种空间中自然芬芳能够自由流动的描写。
"宛若船舫坐促膝,遂使江湖在方尺。"
这两句通过“宛若船舫坐促膝”来形容诗人坐在小亭中的样子,而“遂使江湖在方尺”则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意味着诗人的心中虽然没有广阔的江湖,但通过这种生活方式,他已经将那份广阔带入了自己的小天地。
"虽无太华藕如船,定有庐山房似笠。"
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和期待,即使没有像太华山那样宏伟的自然风光,但依然能够拥有自己心仪的庐山之家,享受那份简朴而自在的人生。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梦境、劳作、环境描写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深厚情感,以及他追求的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