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病中作二首(其一)
唐 · 贯休
冬风吹草木,亦吹我病根。
故人久不来,冷落如丘园。
聃龙与摩诘,吁叹非不闻。
顾惟年少时,未合多忧勤。
风钟远孤枕,雪水流冻痕。
空馀微妙心,期空静者论。
故人久不来,冷落如丘园。
聃龙与摩诘,吁叹非不闻。
顾惟年少时,未合多忧勤。
风钟远孤枕,雪水流冻痕。
空馀微妙心,期空静者论。
注释
病根:指身体上的疾病或内心的困扰。故人:老朋友。
丘园:荒废的园林,比喻孤独寂寞的境地。
聃龙:可能指老子(聃)或诗人王维(字摩诘)。
忧勤:忧虑和勤劳。
风钟:风吹过钟声。
冻痕:冰雪融化后留下的痕迹。
翻译
冬日寒风吹过草木,也吹动了我身体的病痛。老朋友许久未来,让我感到孤独如同荒废的园林。
聃龙和摩诘,他们的叹息声我并非没有听到。
回顾年轻时,本不应过于忧虑劳苦。
夜晚,风中的钟声在孤寂的枕边回荡,积雪融化留下冰冻的痕迹。
内心只剩下微妙的感受,期待能与寻求宁静的人交流。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病中感慨的诗句。首先,“冬风吹草木,亦吹我病根”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内心感受。冬风不仅吹动了草木,也象征着疾病在作者身上留下的痕迹。
接下来的“故人久不来,冷落如丘园”表达了诗人因病而感到的孤独与寂寞。这里的“故人”指的是旧友,而“冷落如丘园”则是对现状的隐喻,传达出一种被世间所遗忘的凄凉感。
第三句“聃龙与摩诘,吁叹非不闻”中的“聃龙与摩诘”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高僧或仙人,通过他们的名字来表达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达到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赞美。这里的“吁叹非不闻”则是说这种境界并不是无法企及,而是一种可以通过修行而达到的状态。
接着,“顾惟年少时,未合多忧勤”两句反映了诗人回顾青春时期,没有太多的忧虑和劳碌。诗人可能在病中对过去有所反思,意识到年轻时没有那么多的烦恼。
“风钟远孤枕,雪水流冻痕”两句则是对环境和心境的描绘。“风钟”指的是寺庙中的钟声,而“远孤枕”则形容一种孤独与遥远感。后面的“雪水流冻痕”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既表现了外部世界的冷清,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凛冽。
最后,“空馀微妙心,期空静者论”两句中,“空馀微妙心”可能指的是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心态。这里的“期空静者论”则是说诗人期待着与那些能够理解和欣赏这种心境的人进行交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于超脱、宁静以及精神追求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