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即事六首(其五)
朱丝红椤桫,玉斗紫葡萄。
春餤行绫卷,秋腌割佩刀。
帘钩风不定,触损?翎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大都的日常生活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首句“红雪点绵袍”,以“红雪”比喻落花,形象地描绘了春天花朵飘落的情景,与穿着绵袍的人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春日特有的生机与繁华。
“青楼酒价高”一句,点出了当时社会中青楼存在的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开放与复杂,同时也暗示了酒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接下来,“朱丝红椤桫,玉斗紫葡萄”两句,通过具体的物品——朱丝(可能指红色的丝线或织物)、红椤桫(可能是红色的木料或家具),以及玉斗(精美的酒器)和紫葡萄(珍贵的水果),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展现了富贵人家的生活情趣和奢华。
“春餤行绫卷,秋腌割佩刀”则分别描绘了春季和秋季的日常活动。春季时,人们卷起绫罗绸缎,可能是在进行衣物的整理或展示;秋季时,则是腌制食物,准备过冬,体现了季节更替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最后,“帘钩风不定,触损?翎毛”一句,通过描写不稳定的风,使得帘钩摇晃,甚至触碰到了某些动物的羽毛,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隐含了生活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元末明初大都的社会生活场景,既有对物质生活的描绘,也有对自然环境的捕捉,展现了那个时代独特的风貌和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态度。
词语解释
不定的意思:[释义](副)表示不肯定,后面一般有疑问代词或肯定和否定相叠的词组:我明天还~去不去呢! [构成]偏正式:不〔定...
触损的意思:因触忤而受到损害。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诘病》:“因何瘦坏了玉娉婷?你怎么触损了娇情性?”...
斗紫的意思:指斗、牛二宿之间的紫气。古人以为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所致。因以借指宝剑。 宋 刘克庄 《法驾导引》词:“斗紫一双龙奋蛰,帝青九万里为程,赤脚踏层云。”参见“ 斗牛 ”。...
红雪的意思:(1).喻枝头红花。 唐 白居易 《同诸客携酒早春看樱桃花》诗:“緑餳粘盏杓,红雪压枝柯。” 元 胡祗遹 《阳春曲·春景》曲:“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 刘春池 ﹞《雨中海棠》云:‘黑云若得明朝霽,红雪犹餘未放枝。’”(2).犹红云。喻荔枝。 宋 韩元吉 《醉落魄》词:“ 玉环 旧事谁能説,迢迢驛路香风彻。故人莫恨东南别。不寄梅花,千里寄红雪。”参见“ 红云 ”。(3).古代一种珍贵的化妆用品。犹今之护肤油脂之类。 唐 王建 《宫词》...
酒价的意思:(1).酒的价格。 唐 郑谷 《辇下冬暮咏怀》:“烟含紫禁花期近,雪满 长安 酒价高。” 宋 史绳祖 《学斋佔毕·酒价绯鱼》:“ 丁谓 参知政事, 真宗 尝问 唐 酒价几何, 谓 对以每升三十。上曰:‘何以知?’ 谓 引 杜 诗云:‘速来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上喜其对。”(2).指酒资,买酒钱。 唐 杜甫 《屏跡》诗之三:“年荒酒价乏,日併园蔬课。”...
帘钩的意思:卷帘所用的钩子。 唐 王昌龄 《青楼怨》诗:“肠断关山不解説,依依残月下帘钩。”《随园诗话》卷八引 清 陈以刚 诗:“ 六朝 山立帘钩外,万卷书横簿领中。” 杨朔 《金字塔夜月》:“这几句话好像一把帘钩,轻轻挂起遮在我眼前的帘幕。”...
翎毛的意思:[释义](1) (名)羽毛。 (2) (名)指以鸟类为题材的中国画。 [构成]偏正式:翎(毛 [例句]孔雀的翎毛很美。(作主语)...
佩刀的意思:...
葡萄的意思:[释义](1) (名)藤本植物;果实成串;味酸甜、多汁;是常见的水果;也是酿酒的原料。 (2) (名)这种植物的果实。...
青楼的意思:[释义](名)〈书〉妓院。 [构成]偏正式:青(楼...
雪点的意思:(1).指细雪飘落。 唐 温庭筠 《和道溪君别业》:“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寒梅小院春。” 唐 翁洮 《冬》诗:“云凝止水鱼龙蛰,雪点遥峯草木融。” 宋 刘过 《鹧鸪天》词:“风垂舞柳春犹浅,雪点酥胸暖未融。”(2).白色小点。 元 袁易 《白海青》诗:“孤飞雪点青云破,一击秋声玉宇宽。”(3).水点。 宋 杨万里 《题漱玉亭示开先长老师序》诗:“雷声惊裂 龙伯 眼,雪点溅湿 姮娥 衣。”...
玉斗的意思:◎ 玉斗 yùdǒu(1) [drinking vessel]:酒器玉斗一双。——《史记·项羽本纪》(2) 又亚父受玉斗。(3) [the Glough;Big Dipper]:北斗星...
朱丝的意思:(1).红色的丝绳。《左传·襄公十八年》:“ 晋侯 伐 齐 ,将济 河 , 献子 以朱丝繫玉二瑴而祷。”《淮南子·说山训》:“圣人用物若用朱丝约芻狗,若为土龙以求雨。”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今假众乐之言,以文饰其帝国主义,是犹借兼士之名,以文饰其兼併主义, 墨 孟 有知,必縈以朱丝,攻以雷鼓无疑也。”(2).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 唐 刘禹锡 《调瑟词》:“朱丝二十五,闕一不成曲。” 清 唐孙华 《种树》诗:“珍材伐琴瑟,清音发朱丝。”(3).借指琴瑟。 唐 元孚 《送李四校书》诗:“朱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