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缓斋同甲会诗
明 · 张宁
潞公昔为同甲会,四老煌煌尽时贵。
如何不见布衣人,可是名高绝流辈。
功名富贵如浮云,眼前谁是无怀民。
康衢却喜儿童语,寿域须教草木春。
太平四海归皇极,道统光华连出日。
一百年来养育恩,普天率土皆头白。
海滨野老何萧然,风流不让他人前。
十人六百二十岁,同甲相看真自怜。
僧非凡僧俗非俗,踪迹虽殊志相足。
圭璋璜瑾与璠玙,总是良田万金玉。
就中一老何雍容,鸡群野鹤孤飞鸿。
丰姿不减紫芝叟,文采或遇青藜翁。
锦肠沁透金壶墨,鬓丝半映笼鹅白。
赤壁山前醉月明,垂虹亭下眠秋夕。
江南十月天未霜,寒花晚节生馀香。
重阳无雨一冬霁,十有九日如春阳。
楚芳老禅好奇事,便托丹青写幽思。
相邀同甲赴同盟,遇水乘舟陆乘骑。
山殽野簌充行厨,传觞促令相歌呼。
林间似有鬼神动,青天湛若星辰孤。
功名富贵知何有,万事纷纷尽刍狗。
千年一度黄河清,几人解饮同年酒。
古来戊子与甲辰,大小雌雄何足陈。
清风素节图中事,一笑浑忘洛下春。
如何不见布衣人,可是名高绝流辈。
功名富贵如浮云,眼前谁是无怀民。
康衢却喜儿童语,寿域须教草木春。
太平四海归皇极,道统光华连出日。
一百年来养育恩,普天率土皆头白。
海滨野老何萧然,风流不让他人前。
十人六百二十岁,同甲相看真自怜。
僧非凡僧俗非俗,踪迹虽殊志相足。
圭璋璜瑾与璠玙,总是良田万金玉。
就中一老何雍容,鸡群野鹤孤飞鸿。
丰姿不减紫芝叟,文采或遇青藜翁。
锦肠沁透金壶墨,鬓丝半映笼鹅白。
赤壁山前醉月明,垂虹亭下眠秋夕。
江南十月天未霜,寒花晚节生馀香。
重阳无雨一冬霁,十有九日如春阳。
楚芳老禅好奇事,便托丹青写幽思。
相邀同甲赴同盟,遇水乘舟陆乘骑。
山殽野簌充行厨,传觞促令相歌呼。
林间似有鬼神动,青天湛若星辰孤。
功名富贵知何有,万事纷纷尽刍狗。
千年一度黄河清,几人解饮同年酒。
古来戊子与甲辰,大小雌雄何足陈。
清风素节图中事,一笑浑忘洛下春。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张宁对古代同甲会的追忆与赞美。诗中以潞公为例,展示了昔日四位显赫人物的辉煌,却感叹于布衣之士的缺失,表达了对名高流辈的惋惜。接着,诗人借“浮云”喻功名富贵的短暂,强调了真正值得珍惜的是无怀之民的淳朴生活。
诗中提到康衢上孩童的欢声笑语,象征着社会的和谐与生机,而“寿域须教草木春”则寄托了对万物繁荣昌盛的期望。在描述太平盛世时,诗人不仅赞颂了四海归一的皇极,也强调了道统的光辉与传承。一百年来的养育之恩,普天之下,无论男女老少,都饱经岁月的洗礼,呈现出一种普遍的老态。
海滨的野老,风流不减,展现了不同寻常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十人六百二十岁”,是对长寿之人的赞美,他们如同同甲相聚,彼此相看,自有一份自怜之情。僧人与世俗之人的融合,体现了不同身份之间的和谐共处,而“圭璋璜瑾与璠玙,总是良田万金玉”则比喻了各种才华与品德的珍贵。
诗中还描绘了一位雍容的老者,如同鸡群中的鹤,独树一帜。他与紫芝叟、青藜翁的文采相比,各有千秋。诗人在自然景色中寻找灵感,如“锦肠沁透金壶墨”,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创作的激情。在赤壁山前与垂虹亭下的场景中,诗人通过月明、秋夕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诗人感慨于功名富贵的虚幻,认为万事纷纷如刍狗,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千年一度的黄河清,象征着历史的轮回与变迁,而“几人解饮同年酒”则表达了对同甲会这一传统活动的珍视。诗中引用“清风素节图中事”,寓意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最终诗人浑忘洛下春,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豁达与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