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山腰即目赏析

山腰即目

清 · 张问陶
满岩猿鹤笑孱颜,醉帽频欹翠霭间。
足底蝉声高岸柳,眼中云气隔州山。
烧畲火逐樵风去,啄木禽惊猎骑还。
远水濛濛迷雉堞,孤城错认是乡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山腰所见的自然美景与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田园诗意和深沉的情感。

首联“满岩猿鹤笑孱颜,醉帽频欹翠霭间”,以猿鹤的欢笑和诗人醉帽的倾斜,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氛围。猿鹤的笑声似乎是对诗人孱弱外表的戏谑,而“醉帽”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洒脱与放纵,身处翠绿的云雾之中,更添几分飘逸之感。

颔联“足底蝉声高岸柳,眼中云气隔州山”,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展现了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观。脚下是蝉鸣与高岸柳树的和谐共生,眼前则是云雾缭绕、山峦叠嶂的壮丽景象,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体现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向往与探索。

颈联“烧畲火逐樵风去,啄木禽惊猎骑还”,描绘了一幅农耕与狩猎交织的生活画面。烧畲(焚烧田地)的火光随着樵夫的行进渐行渐远,而啄木鸟的叫声则在猎骑归来的瞬间被打破,生动地展现了山村生活的宁静与忙碌,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尾联“远水濛濛迷雉堞,孤城错认是乡关”,以远水的模糊与雉堞的隐约,勾勒出边陲之地的辽阔与神秘。在诗人的眼中,远处的孤城仿佛是故乡的象征,但又因距离与视线的限制而显得模糊不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着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远方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