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子苍游赤壁
宋 · 何颉之
儿时宗伯寄吾州,讽诵高文至白头。
二赋人间真吐凤,五年溪上不惊鸥。
蟹尝见水人犹怒,鹘有危巢孰敢留。
珍重使君寻故迹,西风怅望古城楼。
二赋人间真吐凤,五年溪上不惊鸥。
蟹尝见水人犹怒,鹘有危巢孰敢留。
珍重使君寻故迹,西风怅望古城楼。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宗伯:古代官职,负责祭祀和礼乐,此处指友人。吾州:诗人所在的地方。
吐凤:比喻杰出的诗才。
五年溪上:表示时间长久,诗人在此地生活多年。
蟹尝见水:比喻诗人对世事洞察入微。
鹘有危巢:鹘鸟筑巢危险,象征诗人的处境或寓意。
使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西风:秋风,象征着岁月流逝。
古城楼:历史遗迹,可能寓含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翻译
我小时候,宗伯先生寄赠诗篇到吾州,那些高雅的文章伴随我直到白头。他的两首诗就像凤凰般在人间吐露真意,五年来我在溪边静赏,鸥鸟也不再惊飞。
即使是尝过螃蟹的人,见到水中的景象也会愤怒,猛禽有危险的巢穴,谁还敢停留。
我深深珍视您追寻旧日足迹的行为,秋风吹过,我惆怅地望着那古老的城楼。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何颉之所作,名为《和韩子苍游赤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宗伯赠送的高文赞赏,以及个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感悟。
"儿时宗伯寄吾州,讽诵高文至白头。" 这两句描绘出宗伯自幼便寄寓于吾州,并致力于诵读高洁之文章,直到双鬓斑白。这不仅展示了宗伯对文学的执着与专一,也映射出了诗人对于朋友文采的高度评价。
"二赋人间真吐凤,五年溪上不惊鸥。" 这两句中,“二赋”可能指的是某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而“人间真吐凤”则形容其作品之美,如同凤凰展翅一般震撼人心;“五年溪上不惊鸥”则表明诗人在溪边五年的时间里,已经对周遭环境习以为常,即便是通常会令人惊讶的景象,也难以引起他的惊奇。
"蟹尝见水人犹怒,鹘有危巢孰敢留。"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传达出对某种社会现象或个人遭遇的不满与警示。“蟹尝见水人犹怒”可能暗指某些人即便经历了挫折仍旧保持愤懑之心;“鹘有危巢孰敢留”则形容处境危险,难以久留。
"珍重使君寻故迹,西风怅望古城楼。"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怀旧情怀,希望他珍惜这份友情,并且去寻访过往的足迹。在“西风”中感受到某种哀愁或是无限的情思,望向那古老的城楼。
整首诗通过对宗伯文学才华的赞美,以及个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