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白云山房次韵马道士虚中三首(其三)赏析

白云山房次韵马道士虚中三首(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霜净天空心共远,一缕游丝无可剪。
欲识人间真道人,眼近红尘念头转。
历历落落一秃翁,取数过多邴曼容。
从今教子为牧童,岂复敢望铭鼎钟。
閒朋冷友时相聚,方寸不无暗合处。
谷神玄牝要深知,钓竿须拂珊瑚树。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白云山房次韵马道士虚中三首(其三)》。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道家的向往,以及对于尘世间真理追求者的赞美。

“霜净天空心共远,一缕游丝无可剪。”开篇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霜净的天空象征着清净和高远,而一缕游丝则是指那些难以割舍的情丝。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心灵自由飞翔的向往。

“欲识人间真道人,眼近红尘念头转。”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人间真理追求者的尊敬之情,以及自己对于这种境界的渴望。红尘代表着世俗纷争,而真道人则是那些能够超越这些纷争,寻找到生命真谛的人。

“历历落落一秃翁,取数过多邴曼容。”这两句描写了一个老者在自然中沉醉于某种修炼或思考的状态。秃翁可能是指道士的形象,而取数则可能是指一种冥想或者打坐的修行方式。

“从今教子为牧童,岂复敢望铭鼎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个愿景,即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成为像牧童一样与自然相伴的人,而不是追求那些世俗的荣耀和物质财富(铭鼎钟)。

“閒朋冷友时相聚,方寸不无暗合处。”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对于朋友间偶尔相聚时那份难得的默契与理解。閒朋冷友可能是指那些不常相见但心灵相通的知己,而方寸则象征着内心的深处。

“谷神玄牝要深知,钓竿须拂珊瑚树。”最后两句则是在强调对于自然之神(谷神)的尊重和理解,以及对某种修炼或者生活态度的坚持。钓竿可能是指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而珊瑚树则象征着美好而珍贵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和真理的向往,以及对于那些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内在修养以及与朋友间精神上的默契的珍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