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五日谒放翁留饮欢甚
春风鬓须绿,文字凌屈宋。
昨朝我访之,杯酒颇自奉。
鱼虾杂淮海,狼藉蔬果众。
妍谭到嘲谑,嘉我一笑共。
末言神仙事,于世本无用。
但可于世人,矫首飞鸿送。
故公所言者,大抵静观动。
胡能更八十,异日亦高冢。
绝怜稽山下,不逐梅笋贡。
堂前谩名龟,堂下或歌凤。
寿公晚唐衣,聊为吾道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大槐:巨大的槐树象征着高远的境界。蝼蚁梦:比喻世俗的小梦想。
凌:超越。
自奉:自我享用。
鱼虾杂淮海:形容宴席丰盛。
矫首:抬头凝视。
高冢:高大的坟墓,指死亡。
稽山:古代名山,此处可能指某人隐居之地。
梅笋贡:比喻献媚的权贵。
龟:古时认为龟长寿,此处指虚名。
凤:凤凰,象征高贵。
翻译
人在巨大的槐树中,不做蝼蚁般的小梦。春风拂过,两鬓生出翠绿,文字才华超越屈原宋玉。
昨日我去拜访他,举杯畅饮自我享受。
宴席上鱼虾混杂,蔬果散乱众多。
他妙语连珠,甚至玩笑间也让人愉悦。
最后谈到仙人的事,世间看来并无实际意义。
只适合在人间,像鸿雁展翅般传递给他人。
所以你说的话,大抵是静观世事的智慧。
怎能活到八十岁,将来也会成为一座高高的坟墓。
特别怜爱稽山脚下,不追求如梅笋般的献媚。
厅堂上空有名龟的虚名,厅堂下或许有凤凰的歌声。
你的晚年如同晚唐风范,姑且为我们的道义增添重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温馨的宴饮聚会,诗人在大自然中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开篇“若人大槐中,不作蝼蚁梦”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远志向的情怀。大槐可喻为广阔的空间或心灵的栖息之所,蝼蚁则象征着渺小与庸碌。诗人不愿做那些过分注重细碎琐事的梦。
接着,“春风鬓须绿,文字凌屈宋”描绘了诗人的头发在春风中变得蓬松,而他的文学才华更是超越了古代伟大的文人。春风常喻生机与活力,鬓须绿则是青春永驻的象征。文字凌屈宋,则表明诗人的文章能力甚至超过了唐宋时期的文学成就。
“昨朝我访之,杯酒颇自奉”写出了诗人前一天去拜访友人,并且亲手斟酌美酒的情景。这不仅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的态度。
“鱼虾杂淮海,狼藉蔬果众”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鱼虾充斥在淮河之中,野生动植物繁盛,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这些景象不仅丰富了诗人的感官体验,也增添了宴饮聚会的愉悦气氛。
“妍谭到嘲谑,嘉我一笑共”表达了在欢乐的氛围中,即便是些轻松的玩笑与赞美之词,也都融入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情感。诗人享受着这份来自友人的喜悦。
“末言神仙事,于世本无用”则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即便是关于神仙的事迹,在现实世界中也许并没有实际的意义或作用。
“但可于世人,矫首飞鸿送”诗人却希望这些故事能够激励人们抬头仰望,像高飞的大雁一样追求更高的目标和理想。矫首飞鸿,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向往与追求。
“故公所言者,大抵静观动”则是对友人所说的内容进行的总结,友人的话语多关乎于内心的修养与外界变化的观察。静观动,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也反映了诗人和友人都在追求一种宁静而深远的人生境界。
“胡能更八十,异日亦高冢”则是对未来岁月的一种憧憬与期待。胡能,即使到了八十的高龄,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仍旧能够达到高洁的精神世界或实践高尚的人生追求。
“绝怜稽山下,不逐梅笋贡”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不愿随波逐流的态度。稽山,即古代的一种祭祀山林之地,诗人不愿意在名山大川中追求功名,而是宁愿选择一条超然世俗的道路。
“堂前谩名龟,堂下或歌凤”则写出了友人的宅院前后有着象征吉祥和高洁的事物出现。龟和凤都是古代吉祥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来赞美友人的宅邸充满了正能量。
“寿公晚唐衣,聊为吾道重”最后,诗人提及友人的寿衣,这里的寿衣不仅是对友人长寿的一种祝愿,也象征着一种精神的传承。晚唐衣,即使到了晚年,仍旧能够保持一份文化与精神上的庄重和纯净。
整首诗通过宴饮聚会的情境,展现了诗人追求高洁、超脱世俗的心灵世界,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