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袁州城外祥符观越日徙纠廨舍
宋 · 孙觌
宜春客舍无一席,古观独眠不能夕。
破屋飕飕人雨立,空林啧啧蛩夜绩。
青袍白马郡督邮,晨门过我鸣前驺。
不求五斗彭泽米,且卧百尺陈登楼。
破屋飕飕人雨立,空林啧啧蛩夜绩。
青袍白马郡督邮,晨门过我鸣前驺。
不求五斗彭泽米,且卧百尺陈登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孙觌在宋朝时期,于袁州城外祥符观中过夜,次日迁至官署住所的经历。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感慨与自我选择的哲学思考。
首句“宜春客舍无一席”,开篇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困顿,暗示了其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接着,“古观独眠不能夕”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孤独,以及诗人独自一人在古观中度过夜晚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破屋飕飕人雨立,空林啧啧蛩夜绩”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环境的恶劣与荒凉。破屋在风雨中瑟瑟发抖,空旷的树林里,秋虫忙碌地织着夜的篇章,这些细节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冷寂,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青袍白马郡督邮,晨门过我鸣前驺”则描绘了官场的场景,青袍白马代表了官员的尊贵身份,晨门的开启与驺(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的鸣叫,象征着官场的繁忙与秩序。这一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观察,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最后,“不求五斗彭泽米,且卧百尺陈登楼”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他不羡慕官场的荣华富贵,而是选择在更高的精神层面寻求满足,如同陈登楼一般,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超脱,以及对精神世界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