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八月十九日赏菊
宋 · 强至
秋风生意众怜迟,一旦先开岂足悲。
无髻竞分浓蕊插,有襟聊对细香披。
闰催虽隔重阳月,节去犹胜十日时。
不比无名閒草木,早蒙造化祇堪嗤。
无髻竞分浓蕊插,有襟聊对细香披。
闰催虽隔重阳月,节去犹胜十日时。
不比无名閒草木,早蒙造化祇堪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生意:生机,活力。怜迟:怜惜花开得晚。
无髻:指未束发的花朵。
闰催:闰月导致的延迟。
节去:节日过去。
造化:大自然。
祇堪嗤:只值得嘲笑。
翻译
秋风吹过,万物似乎都在等待生机,但一旦花开得晚,也不必感到悲伤。没有束发的花朵争相展示它们浓郁的花蕊,而那些开放的花朵则随意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虽然闰月使重阳节的时间推迟,但即使比原定日期晚了,也比那些十天后才开花的植物要好。
这些花不像那些默默无闻的野草树木,早早地就得到了大自然的嘲笑。
鉴赏
这首宋诗《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八月十九日赏菊》是强至所作,通过对秋风中的菊花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菊花的独特欣赏。首句“秋风生意众怜迟”,写出了菊花在秋风中慢慢绽放,虽然晚开,却充满生机,引人怜爱。次句“一旦先开岂足悲”,表达对菊花不畏寒霜、率先开放的赞赏,认为其早开并无可悲之处。
第三句“无髻竞分浓蕊插”,以女子插花为喻,形容菊花盛开时繁多而艳丽,仿佛争先恐后地展现自己的美丽。“有襟聊对细香披”,则通过闻香来描绘菊花的香气,让人感到轻松愉悦。接下来,“闰催虽隔重阳月,节去犹胜十日时”两句,说明尽管错过了重阳佳节,但菊花的美仍然超过了十日之后的其他时日。
最后两句“不比无名閒草木,早蒙造化祇堪嗤”,诗人将菊花与那些默默无闻的花草相比,赞美菊花因得造物主眷顾而独具魅力,暗示了菊花的高贵品格,表达了对菊花的深深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饱满,既描绘了菊花的外在美,又揭示了其内在精神,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咏菊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