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穷
明 · 郭之奇
修翼苦卑枝,巨鳞愁碛渚。
敛息视风波,措躬知曷所。
群飞莫漫来,细族畴堪与。
长穷耻世怜,大蹇逢天阻。
三时见裸裎,尽日相予汝。
目对隐馀酸,心恻焉可拒。
空持麦秀歌,难就采薇侣。
是惟不恭人,且或由由处。
信屈有蠖龙,角牙无雀鼠。
不夷不惠身,理宜为今语。
敛息视风波,措躬知曷所。
群飞莫漫来,细族畴堪与。
长穷耻世怜,大蹇逢天阻。
三时见裸裎,尽日相予汝。
目对隐馀酸,心恻焉可拒。
空持麦秀歌,难就采薇侣。
是惟不恭人,且或由由处。
信屈有蠖龙,角牙无雀鼠。
不夷不惠身,理宜为今语。
鉴赏
这首诗名为《长穷》,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以“修翼”、“巨鳞”等形象比喻自身处境的艰难与困顿,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首句“修翼苦卑枝”,以“修翼”象征高远的理想与抱负,“卑枝”则暗示现实的低矮与束缚,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接着“巨鳞愁碛渚”,“巨鳞”比喻庞大的身躯或力量,“碛渚”则是荒凉之地,暗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孤独与无助。
“敛息视风波,措躬知曷所”,诗人观察到外界的动荡与变化,却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与不确定。“群飞莫漫来,细族畴堪与”,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上各种复杂关系的警惕与排斥,认为自己难以融入其中。
“长穷耻世怜,大蹇逢天阻”,诗人自认在长久的困境中,即使受到世人的怜悯也感到羞耻,同时又遭遇天灾人祸的阻碍。接下来“三时见裸裎,尽日相予汝”,描述了诗人长时间的孤独与自我反省,与外界的交流减少,仅与内心对话。
“目对隐馀酸,心恻焉可拒”,诗人直面内心的痛苦与悲伤,无法回避。“空持麦秀歌,难就采薇侣”,表达了诗人虽然怀有希望与梦想,但现实中却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只能独自前行。
最后“是惟不恭人,且或由由处”,诗人反思自己的行为与态度,认为或许是因为不够谦逊或宽容,才导致了当前的困境。“信屈有蠖龙,角牙无雀鼠”,以“蠖龙”和“雀鼠”分别比喻屈服与反抗的不同选择,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结果。“不夷不惠身,理宜为今语”,诗人强调保持中庸之道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在当前环境下最合适的处世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挣扎、反思与求索,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