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用前韵奉答(其二)
清 · 丘逢甲
纵不人诛亦鬼诛,生灵百万死何辜!断难大义容三叔,休遣清谈禦五胡。
行在阳秋书待著,广明庚子事原殊。
中朝国法兼家法,遏必隆刀可在无!
行在阳秋书待著,广明庚子事原殊。
中朝国法兼家法,遏必隆刀可在无!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伦理困境的深刻忧虑。首句“纵不人诛亦鬼诛”揭示了严重的道德谴责,认为即使不被世人制裁,罪行也难逃鬼神之怒,暗示了对某些人物或事件的极端不满。次句“生灵百万死何辜”则直接控诉战争或政治决策导致无辜生命的丧失,流露出深深的悲愤。
“断难大义容三叔”一句,可能是指对某位背离正义或大义的行为者(“三叔”可能是代称)的批判,强调大义不容违背。接下来,“休遣清谈禦五胡”批评空谈误国,暗示必须采取实际行动来抵御外敌(“五胡”通常指入侵中原的胡人)。
“行在阳秋书待著”表明诗人有志于记录历史,公正地评价当前时局。“广明庚子事原殊”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如庚子年(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诗人认为当时的形势与以往不同,需要区别对待。
最后两句“中朝国法兼家法,遏必隆刀可在无!”表达了对国家法律和个人责任的双重期待,呼吁采取严厉措施来维护秩序,甚至暗示如有必要,应毫不犹豫地执行严惩,以保护国家和家族的尊严。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激昂,立场鲜明,体现了丘逢甲作为爱国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