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兼立春小园宴
唐 · 苏颋
黄山积高次,表里望京邑。
白日最灵朝,登攀尽原隰。
年灰律象动,阳气开迎入。
烟霭长薄含,临流小溪涩。
宾朋莫我弃,词赋当春立。
更与韶物期,不孤东园集。
白日最灵朝,登攀尽原隰。
年灰律象动,阳气开迎入。
烟霭长薄含,临流小溪涩。
宾朋莫我弃,词赋当春立。
更与韶物期,不孤东园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黄山:黄山。积高次:层层叠叠。
京邑:京城。
白日:白天。
灵朝:明亮的早晨。
原隰:平原和低地。
年灰:岁月流逝。
律象:自然法则。
阳气:阳刚之气。
迎入:迎接。
烟霭:云雾。
薄含:缭绕。
临流:面对流水。
小溪涩:水流缓慢。
宾朋:宾客朋友。
莫我弃:不要抛弃我。
词赋:诗词。
当春立:正值春天。
韶物:美好的事物。
期:约定。
东园集:东园的聚会。
翻译
黄山之巅,内外皆可眺望京城。白昼中最亮的时刻,我登高览遍平原和低地。
随着岁月流逝,律法和自然现象开始变化,阳气渐盛,迎接新生。
云雾缭绕,小溪在山间流淌,水流微涩。
朋友们不要离我而去,春天的诗词盛会正当其时。
我期待与美好的事物相约,不使东园的聚会孤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黄山之下举行的春日宴会,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际交往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喜悦心情。
"黄山积高次,表里望京邑。" 这两句设定了宴会的地点,是在高峻的黄山之下,可以俯瞰到远处的都城。这样的景致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白日最灵朝,登攀尽原隰。" 这里描述的是宴会举行时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是一个适合外出游玩的好时节。人们在这样的早晨登山探幽,充分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年灰律象动,阳气开迎入。" 这两句写的是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生机勃勃变化的观察,感受到了一种生命力与希望。
"烟霭长薄含,临流小溪涩。" 这里的描写转向了宴会的现场,轻纱般的春日烟雾笼罩着山谷,小溪的水声在静谧中显得格外清晰。这是对诗人所在环境的一种细腻感受。
"宾朋莫我弃,词赋当春立。"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相聚的珍视,以及通过文学创作来纪念这一美好时光的心愿。
最后两句"更与韶物期,不孤东园集。" 表明了诗人希望能够与友人们共度更多这样的春日,并在东园留下更多欢乐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黄山春色和宴会场景的生动描绘,传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人际交往以及文学创作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