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分题百步洪送顾工部赏析

分题百步洪送顾工部

明 · 吴宽
长河势屈曲,学海遥之东。
瞬息泻千里,滔滔若无穷。
忽然经彭城,怒发何其雄。
千艘相上下,往往惊篙工。
昔闻入蜀险,殆与三峡同。
行人举足计,聊号百步洪。
此地山根绕,微禹安能通。
凿石尚磊磊,急流为磨砻。
喷射声愈振,石腹疑中空。
美哉河渠使,虑殚力弥攻。
水利归上国,期成疏浚功。
月夜披羽衣,清啸黄楼中。
下视瓠子河,枉筑宣阳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百步洪的壮丽景象,诗人吴宽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这条河流的曲折蜿蜒、汹涌澎湃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开篇“长河势屈曲,学海遥之东”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宏大的画卷之中,长河在东方延伸,仿佛是知识的海洋,引人遐想。

接着,“瞬息泻千里,滔滔若无穷”描绘了河水奔腾不息的动态美,仿佛时间在这里被无限拉长,展现出自然力量的伟岸。诗人通过“忽然经彭城,怒发何其雄”进一步强调了河流经过彭城时的气势磅礴,如同一头愤怒的巨兽,释放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千艘相上下,往往惊篙工”则展示了河流作为交通要道的繁忙景象,船只在河面上穿梭,对船工的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相结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昔闻入蜀险,殆与三峡同”通过对比,突出了百步洪与著名的三峡相似的险峻,进一步强化了河流的壮丽与挑战性。而“行人举足计,聊号百步洪”则表达了对过往行人的敬意,他们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勇敢前行,体现了人类面对自然的坚韧与智慧。

“此地山根绕,微禹安能通”则借古喻今,赞美了古代先贤大禹治水的功绩,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代水利建设者的敬仰。诗人通过“凿石尚磊磊,急流为磨砻”描绘了水利工程的艰辛与复杂,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努力。

最后,“喷射声愈振,石腹疑中空”通过声音与视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氛围,进一步凸显了百步洪的壮观。而“美哉河渠使,虑殚力弥攻”则表达了对水利工程师们的高度赞扬,他们凭借智慧和毅力克服重重困难,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水利归上国,期成疏浚功”则点明了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不仅关乎民生,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月夜披羽衣,清啸黄楼中”则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吟啸黄楼的情景,既表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

“下视瓠子河,枉筑宣阳宫”则以历史典故结尾,表达了对过去错误决策的反思,提醒人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描绘了百步洪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人类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