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秤
宋 · 梅尧臣
圣人防争心,权衡为之设。
后世失其平,有星徒尔列。
物物尚可欺,铢铢不须别。
将淳天下民,安得必毁折。
后世失其平,有星徒尔列。
物物尚可欺,铢铢不须别。
将淳天下民,安得必毁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圣人:指道德高尚、有智慧的人。防争心:防止争斗之心。
权衡:衡量、平衡。
设:设立。
后世:后代、后人。
失其平:失去平衡。
有星:只有星星,比喻没有实际作用的事物。
徒尔列:空自排列。
物物:每样事物。
尚:还。
欺:欺骗。
铢铢:极小的重量单位。
将淳:欲使淳朴。
天下民:天下的百姓。
安得:怎能。
必毁折:一定要破坏。
翻译
圣人为了防止争端,设立了一种权衡机制。后世失去了这种平衡,只有星星空自排列。
万物都可能被欺骗,微小的单位无需过于区分。
想要使天下百姓淳朴,怎能不破坏现有的规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咏秤》,他以秤为题材,寓言于物,探讨了社会公正与人心防争的问题。首句“圣人防争心,权衡为之设”表达了古代圣人设立秤的初衷,是为了防止欺诈和争夺,维护公平交易。然而,“后世失其平,有星徒尔列”暗示了随着时间推移,人们不再严格遵循公正原则,秤失去了平衡,象征着世道的偏离。
接下来,“物物尚可欺,铢铢不须别”揭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欺诈现象,即使是最小的单位也有人试图利用它作假。最后两句“将淳天下民,安得必毁折”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恢复淳朴民风的忧虑,强调了秤的公正性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对人心道德沦丧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咏叹秤,寓言般地批评了社会的不公和人心的贪婪,呼吁人们回归公正与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