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岳丈胡公
明 · 边贡
云卧东山榻已牢,梦魂稀入紫宸朝。
谁言驷马如高枕,未许黄封胜浊醪。
移艇日陪渔父坐,杖藜时赴野人招。
沧浪歌罢康衢舞,白眼青天兴转豪。
谁言驷马如高枕,未许黄封胜浊醪。
移艇日陪渔父坐,杖藜时赴野人招。
沧浪歌罢康衢舞,白眼青天兴转豪。
鉴赏
此诗《寄岳丈胡公》为明代边贡所作,通过描绘云卧东山、梦魂紫宸、与渔父杖藜、歌沧浪舞康衢的情景,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和豪迈洒脱的精神风貌。
首句“云卧东山榻已牢”,以“云卧”形容在东山的隐居生活,如同白云般自由自在,榻已牢则暗示了这种生活的稳定与舒适。次句“梦魂稀入紫宸朝”,虽偶有梦回朝廷,但更多是心灵的宁静与超脱,而非对功名的渴望。
“谁言驷马如高枕,未许黄封胜浊醪。”两句对比,驷马高车代表官场的荣华富贵,而黄封(宫廷御酒)与浊醪(普通酒)则象征着诗人更倾向于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认为内心的满足远胜外在的奢华。
“移艇日陪渔父坐,杖藜时赴野人招。”描述了诗人日常的生活状态,与渔父共舟,与野人相交,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
“沧浪歌罢康衢舞,白眼青天兴转豪。”最后两句,诗人以“沧浪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康衢舞则是对生活的热情与乐观。白眼青天,既是对世俗的不屑,也是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整个画面充满豪情与洒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边贡对自由、自然和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对传统儒家道德的坚守与超越,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