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效元体(其四)
明 · 袁宏道
葛滕为杖竹为冠,浮世都教一例观。
龙伯山来犹气岸,醯鸡梦里亦酸寒。
伊周未必闲经济,杨墨徒劳辟异端。
识得个中些子去,蛮天鬼国也相安。
龙伯山来犹气岸,醯鸡梦里亦酸寒。
伊周未必闲经济,杨墨徒劳辟异端。
识得个中些子去,蛮天鬼国也相安。
鉴赏
这首诗《放言效元体(其四)》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与哲学见解。诗中以“葛滕为杖竹为冠”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仿佛在说他以自然之物为伴,不拘泥于世俗的束缚。接下来,“浮世都教一例观”,则表达了对世间万象的平等看待,认为一切皆可从同一角度审视。
“龙伯山来犹气岸,醯鸡梦里亦酸寒。”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高傲自大的人比作面对高山仍保持傲气的人,而将狭隘短见者比作在醋缸里做梦感到酸寒的人,形象地讽刺了不同人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
“伊周未必闲经济,杨墨徒劳辟异端。”这里引用了古代两位著名人物伊尹和周公以及杨朱、墨子的学说,指出他们虽然在经济和哲学上有独到见解,但并非无所不能,也非绝对正确,强调了真理的相对性和探索的必要性。
最后,“识得个中些子去,蛮天鬼国也相安。”意味着只要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即使是生活在遥远的蛮荒之地或神秘的鬼国也能和谐相处,体现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和谐共存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探讨了人生哲学、社会观念和宇宙秩序,展现了袁宏道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