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人三首次韵道卿(其三)赏析

赠人三首次韵道卿(其三)

宋 · 张耒
可是相逢意便深,为郎巧笑不须金。
门前一尺春风髻,窗外三更夜雨衾。
别燕从教灯见泪,夜窗惟有月知心。
东西芳草浑相似,欲望高城何处寻。

注释

可是:表示转折,意为‘然而’。
相逢:相遇。
意便深:心意深深。
为郎:为了心上人。
巧笑:巧妙地笑,指笑容美丽。
不须:不必。
金:比喻极美。
门前:门外。
一尺春风髻:形容女子头发如春风般轻柔。
窗外:窗内。
三更夜雨衾:深夜的雨打湿了床铺。
别燕:离别时的燕子。
灯见泪:灯光映照出女子的泪水。
夜窗:夜晚的窗户。
月知心:只有月亮能理解她的心事。
东西:东西两侧。
芳草:青草。
浑相似:非常相似。
欲望:想要。
高城:高大的城墙,象征着远方或理想的地方。
何处:哪里。
寻:寻找。

翻译

初次相遇心意就深厚,为了郎君她不必笑得如金般灿烂。
门外春风轻拂她的发髻,窗内深夜细雨湿透她的被褥。
离别后只有孤灯见证她的泪水,夜晚的窗户只有月亮能懂她的心。
东西两侧的芳草虽然相似,但她寻找的高城在哪里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属于中唐以后词风格的影响。全诗通过对春日情境的描绘和夜雨中的寂寞,以及别离时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可是相逢意便深”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与所赠之人的深厚情谊,这种情谊在短暂的相遇中迅速建立起来,如同不需要用金钱来衡量的珍贵。

接下来的“为郎巧笑不须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不仅是相逢便意深,更是即使面对所爱之人,也不需要任何物质的交换,只需一笑,便胜过黄金。

“门前一尺春风髻,窗外三更夜雨衾”两句,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春日和夜晚的情景。春风轻拂,仿佛在门前编织着花样的发髻,而夜晚的细雨则如同温柔的被子笼罩着窗外的世界。

“别燕从教灯见泪”一句,则转向了离别的痛楚。燕子在春日的飞舞中,仿佛也能感受到人间离别的悲伤,以至于连点亮的灯光都能引起泪水。

“夜窗惟有月知心”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在寂静的夜晚,只有月光似乎能够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这种孤独与宁静中只有自然才是知己。

最后,“东西芳草浑相似,欲望高城何处寻”两句,则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渴望。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花草,在诗人眼中都是一样的美丽,但这种美景也无法慰藉内心的寂寞和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形象,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