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令铄惠酒
坐待玉膏流,千载真旦暮。
青州老从事,鬲上非所部。
惠然肯见从,知我憎市酤。
开瓶自洗盏,肴核谁与具。
门前听剥啄,烹鱼得尺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神山:指传说中的仙山。暂寓:暂时居住。
玉膏:比喻珍贵的仙露。
真旦暮:真实的日夜,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青州:古代地名。
从事:官职名。
非所部:不在管辖范围内。
惠然:欣然。
市酤:市井售卖的酒。
洗盏:清洗酒杯。
具:准备。
剥啄:敲门声。
尺素:古代书写用的长纸条,这里代指书信。
翻译
神山没有仙人之药石髓,人生在世只是短暂寄居。静坐等待那珍贵的仙露流淌,千年光阴如同朝夕一般短暂。
青州的老朋友,他并非我的管辖之人。
他欣然答应相见,知道我厌恶世俗的市井酒。
打开酒瓶自己清洗酒杯,菜肴果品无人共食。
门外听见敲门声,煮鱼时收到一封书信。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创作的,它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行为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的高远情怀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神山无石髓”与“坐待玉膏流”,表明诗人渴望一种超凡脱俗、不受世间羁绊的心境。这里的“神山”、“玉膏”都是象征着纯净和高洁的物质,通过这些意象,苏轼传达了自己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千载真旦暮”,则是在时间的长河中寻找那种永恒不变的真实感受。诗人希望能够超越世俗的时间观念,达到一种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心灵状态。
“青州老从事”、“鬲上非所部”两句,通过对一个老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平凡生活的向往和认同。这里的“青州老”是无名之辈,但在诗人眼中,他那种淡泊明志、不以物喜的态度,是值得赞美和学习的。
“惠然肯见从,知我憎市酤。”这两句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惠然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对世俗纷扰的厌恶。诗人珍视与惠然之间的心灵交流,因为他知道,真正的朋友能够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不会被物质欲望所左右。
“开瓶自洗盏,肴核谁与具。”这两句通过对饮酒行为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精神层面上的自足和满足。这里的“开瓶”、“洗盏”都是诗人独处时的宁静生活写照,而“肴核”则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表明即便是在孤寂中,诗人也能够找到精神的滋润。
最后,“门前听剥啄,烹鱼得尺素。”这两句则通过对自然声音和简单生活行为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超脱与宁静。这里的“门前”、“剥啄”都是自然界的声音,而“烹鱼”则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确幸,它们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之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平凡人物以及个人行为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苏轼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深切向往,以及他对于朋友间精神交流的珍视。诗中流露出的一种淡泊明志和内心宁静,是作者在纷扰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所寻找到的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