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郑廷美弹琴
石屏石几青黛光,郑乡君子琴中堂。
榴裙蕙带辞罗洞,玉佩珠璎脱飞鞚。
何处春深云满林,小巢并语梧花凤。
君不见湘灵鼓瑟湘江浒,苦竹祠荒愁暮雨。
遗音一听增感伤,使我无言重怀古。
重怀古,鸡喔喔。
明星烂熳东城角,谁家尚奏桑间乐?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诗人王逢所作,名为《听郑廷美弹琴》。诗中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听琴时的氛围与情感。
首句“画阑月照芙蓉霜”,以月光照耀下的画栏和霜覆盖的芙蓉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夜晚景象。接着,“博山水暖蔷薇香”一句,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山水,暖意融融之中,蔷薇花的香气扑鼻而来,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温馨。
“石屏石几青黛光,郑乡君子琴中堂”描绘了室内陈设,石屏石几在青黛色的光线下显得格外雅致,郑乡君子正坐在琴前弹奏,整个场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范。
“榴裙蕙带辞罗洞,玉佩珠璎脱飞鞚”两句,通过女子的服饰和配饰,暗示着某种离别或归隐的情境,增添了诗中的情感层次。
“何处春深云满林,小巢并语梧花凤”则将视角拉远,描绘了一片春意盎然、云雾缭绕的山林,梧花凤在枝头低语,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接下来的几句“君不见湘灵鼓瑟湘江浒,苦竹祠荒愁暮雨。遗音一听增感伤,使我无言重怀古”引用了湘灵鼓瑟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最后,“重怀古,鸡喔喔。明星烂熳东城角,谁家尚奏桑间乐?”以鸡鸣声和东方晨星的璀璨,引出对清晨生活的观察,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不仅展现了听琴时的美妙情境,也蕴含了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词语解释
博山的意思:博山炉的简称。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二:“ 洛阳 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斲復万鏤,上刻 秦 女携手仙。” 宋 杨万里 《和罗巨济山居十咏》之七:“共听茅屋雨,添炷博山云。”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半篝残火听譙鼓,一缕名香裊博山。”...
不见的意思:◎ 不见 bùjiàn(1) [do not see;do not meet]∶不曾相见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2) [be lost;be missing]∶[东西]见不着;丢失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城角的意思:(1).犹城边。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诗·望晓》:“街心若流水,城角如断岸。”(2).古代日暮于城上吹笳报时,称城角。 前蜀 韦庄 《饮散呈主人》诗:“更闻城角暮,烟雨不胜愁。”...
春深的意思:春意浓郁。 唐 储光羲 《钓鱼湾》诗:“垂钓緑湾春,春深杏花乱。” 宋 秦观 《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支枕星河横醉后,入帘飞絮报春深。” 许地山 《危巢坠简·春桃》:“ 春桃 愉悦的声音就像春深的莺啼一样。”...
飞鞚的意思:(1).谓策马飞驰。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三:“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 唐 令狐楚 《少年行》诗之二:“等閒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庞树松 《檗子书来约游西泠俶装待发牵率尘事赋此以谢之》:“停云白石共周旋,飞鞚行踪想若仙。”(2).快跑的马。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箭出飞鞚内,上又回翠麟。” 明 沉鲸 《双珠记·人珠还合》:“西山雪淡云将冻,凛冽威侵飞鞚。”...
芙蓉的意思:◎ 芙蓉 fúróng(1) [cottonrose hibiscus]∶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2) [lotus]∶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感伤的意思:◎ 感伤 gǎnshāng[sorrowful;sad;down-hearted] 因有所感触而悲伤。尤指过分的和做作的多愁善感带有几分感伤的心情他的作品感伤情调太重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晋· 张载《七哀》...
感伤的意思:◎ 感伤 gǎnshāng[sorrowful;sad;down-hearted] 因有所感触而悲伤。尤指过分的和做作的多愁善感带有几分感伤的心情他的作品感伤情调太重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晋· 张载《七哀》...
鼓瑟的意思:(1).弹瑟。《诗·小雅·鼓锺》:“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楚辞·远游》:“使 湘灵 鼓瑟兮,令 海若 舞 冯夷 。”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三幕:“自来弹琴鼓瑟的人都是瞎子,他不应该多了一双眼睛。”(2). 汉 杨恽 与其妻感情甚笃,于《报孙会宗书》中曰:“家本 秦 也,能为 秦 声。妇, 赵 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后以“鼓瑟”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明 归有光 《归氏二孝子传》:“ 华伯 夫妇如鼓瑟, 汝威 卒变顽嚚,考其终皆有以自达。”...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画阑的意思:见“ 画栏 ”。...
怀古的意思:[释义](动)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做有关古迹的诗题)。 [构成]动宾式:怀|古...
蕙带的意思:以香草作的佩带。《楚辞·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南朝 梁 萧统 《锺山解讲》诗:“方知蕙带人,嚣虚成易屏。” 唐 李贺 《南园》诗:“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江浒的意思:江边。《三国志·吴志·张温传》:“ 吴 国勤任旅力,清澄 江 滸,愿与有道平一宇内。” 南朝 梁 陶弘景 《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西临江滸,北旁郊邑。” 明 俞国贤 《归来》诗:“销尽雄心卸铁衣,扁舟江滸澹然归。”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王国良 ﹞至江干为渡船所苦,遂露宿江滸,平明始得渡归。”...
君子的意思:[释义](名)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构成]偏正式:君(子 [例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作定语)...
苦竹的意思:◎ 苦竹 kǔzhú[bitter bamboo] 竹的一种。秆矮小,节比别的竹子长。筍苦< 黄芦苦竹绕宅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烂熳的意思:见“ 烂漫 ”。...
灵鼓的意思:六面鼓。《周礼·地官·鼓人》:“以灵鼓鼓社祭。” 郑玄 注:“灵鼓,六面鼓也。” 汉 张衡 《东都赋》:“撞洪鐘,伐灵鼓,旁震八鄙,軯礚隐訇。” 隋 卢思道 《驾出圜丘》诗:“黄麾引朱节,灵鼓应华钟。” 宋 苏轼 《渚宫》诗:“ 楚王 猎罢击灵鼓,猛士操舟张水嬉。”...
榴裙的意思:红如榴花的裙子。 元 王逢 《听郑廷美弹琴》诗:“榴裙蕙带辞罗洞,玉佩珠瓔脱飞鞚。”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银塘风味,岂甘心丛林自栖。谁念我桃叶无缘,幸逢卿榴裙堪繫。”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榴裙裂破舞风腰,鸞鞾翦碎凌波靿。”...
明星的意思:[释义](1) (名)古书上指金星。 (2) (名)旧时称有名的电影演员或交际场中有名的女子。 [构成]偏正式:明(星 [例句]阮玲玉是一颗过早陨落的明星。(作宾语)...
暮雨的意思:傍晚的雨。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许地山 《空山灵雨·爱底痛苦》:“暮雨要来,带着愁容的云片,急急飞避。”...
喔喔的意思:象声词。鸡鸣声。 唐 张籍 《羁旅行》:“晨鸡喔喔茅屋傍,行人起扫车上霜。”《剪灯新话·龙堂灵会录》:“但闻水村喔喔晨鸡鸣,山寺隆隆晓鐘击。”《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申子平 听得五体投地佩服。再要问时,听窗外晨鸡已经喔喔的啼了。”...
佩珠的意思:(1).用为佩饰的珍珠。 唐 李贺 《感讽》诗之五:“腰衱珮珠断,灰蝶生阴松。”(2).比喻声音婉转圆润。 清 黄鷟来 《夜集棣园听高月文校书弹琵琶》诗:“柳边嚦嚦春鶯语, 汉水 清波拂珮珠。”...
蔷薇的意思:◎ 蔷薇 qiángwēi(1) [rose](2) 蔷薇科。落叶灌木。蔷薇属( Rosa )的一种植物,形体直立、攀援或蔓生,植物茎通常有皮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3) 这种植物的花。有单瓣、复瓣之别,色有红、粉红、白、黄等多种,很美丽,初夏开放...
青黛的意思:(1).中药名。也称靛花。马蓝、木蓝、蓼蓝、菘蓝等茎、叶经加工制成的粉末状物,性寒、味咸,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主治热毒发斑、吐血等症;外敷治疮疡、痄腮。 晋 王羲之 《杂帖五》:“乾蜗、青黛,主风搐搦,良。”《隋书·西域传·漕国》:“土多稻、粟、豆、麦;……朱砂,青黛,安息、青木等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青黛》﹝集解﹞引 马志 曰:“青黛从 波斯国 来。今以 太原 并 庐陵 、 南康 等处,染淀瓮上沫紫碧色者用之,与青黛同功。”(2).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常用以画眉。 唐 李白 ...
桑间的意思:(1).指 桑间 之咏。泛指淫靡之音。 秦 李斯 《谏逐客书》:“ 郑 卫 桑间 、《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真伪颠倒,玉石混淆;同‘广乐’於 桑间 ,钧龙章於卉服。”参见“ 桑间濮上 ”。(2).指男女幽会之地。 明 徐元 《八义记·阴陵相会》:“那日桑间相会,谁知此地重逢。”参见“ 桑间濮上 ”。(3).桑林中。 唐 白居易 《春村》诗:“二月村园暖,桑间戴胜飞。”...
山水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名)山和水;泛指有山有水的风景。桂林山水甲天下。(作主语) (3) (名)指以风景为题材的中国画。 [构成]并列式:山+水...
石屏的意思:(1).石制屏风。(2).壁立如屏的山石。 唐 高适 《宴韦司户山亭院》诗:“苔逕试窥践,石屏可攀倚。”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云北》:“野歇遇松盖,醉书逢石屏。”...
石几的意思:(1).古代登车时用的垫脚石,其形似几。《仪礼·士昏礼》“妇乘以几” 唐 贾公彦 疏:“此几谓将上车时而登。若王后则履石,大夫、诸侯亦应有物履之,但无文;以言今人犹用臺,是石几之类也。”(2).石制的几桌。 元 黄庚 《棋声》诗:“烂柯人去收残局,寂寂空亭石几寒。”...
谁家的意思:(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
湘灵的意思:古代传说中的 湘水 之神。《楚辞·远游》:“使 湘灵 鼓瑟兮,令 海若 舞 冯夷 。” 洪兴祖 补注:“此 湘灵 乃 湘水 之神,非 湘夫人 也。”一说,为 舜 妃,即 湘夫人 。《后汉书·马融传》:“ 湘灵 下, 汉女 游。” 李贤 注:“ 湘灵 , 舜 妃,溺於 湘水 ,为 湘夫人 。” 鲁迅 《湘灵歌》:“ 湘灵 妆成照 湘水 ,皎如皓月窥彤云。”...
湘江的意思:◎ 湘江 Xiāng Jiāng[Xiangjiang River] 湖南省最大的河,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广西兴安,向东北流入洞庭湖,全长817公里...
乡君的意思:古代妇女的封号。始于 晋武帝 封 羊祜 妻为 万岁乡君 。 唐 代外命妇之制,勋官四品母或妻为乡君。 宋 废。 明 惟宗室女有此称。 清 亦惟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女格格及贝勒侧室之女称“乡君”。《晋书·羊祜传》:“今封夫人( 羊祜 妻) 夏侯氏 万岁乡君 ,食邑五千户。” 宋 王溥 《唐会要·命妇朝皇后》:“又外命妇品……﹝文武官﹞五品若勋官四品有封,母妻为县君;带职者若勋官四品有封,母妻为乡君。”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公女为公格格,入八分公称乡君。”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
小巢的意思:(1).小鸟巢。 唐 白居易 《履道池上作》诗:“树暗小巢藏巧妇,渠荒新叶长慈姑。”(2).喻简陋的居处。 宋 苏轼 《雷州》诗之三:“下居近流水,小巢依岭岑。” 宋 范成大 《寄题林景思雪巢六言》诗之一:“大地九冰彻底,小巢四壁俱空。”(3).比喻小家庭。 艾明之 《火种》第一部第五章:“每天一下班,他就匆匆赶回家来。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将这个小巢建筑得更美,更惬意。”(4).豆科植物。又名小巢菜。为越年生草本,作家畜饲料用,亦可作菜蔬。 宋 陆游 《巢菜》诗序:“ 蜀 蔬有两巢:大巢,豌豆之不实者...
言重的意思:说话语气强烈,措辞严厉,表达的意思有力。...
一听的意思:(1).一一倾听。《韩非子·八经》:“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是以事至而结智,一听而公会。” 陈奇猷 集释:“《内储説上篇》‘一听’节: 齐湣王 听竽,好一一听之。是一听,即一一听之。一一听之者,谓分离各言事者而听其各别之言,盖不使臣下互知所言也。”(2).初听。 南朝 齐 谢朓 《冬绪羁怀》诗:“一听春鶯喧,再视秋鸿没。” 宋 苏轼 《南堂》诗之三:“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3).完全听凭。《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下》:“如愿出家受戒者,皆须赴闕比试艺业施行,愿归俗者...
玉佩的意思:指玉质的佩饰,比喻重要的和有价值的东西。...
郑乡的意思:同“ 郑公乡 ”。用以美称人的乡里。 南朝 梁 任昉 《刘先生夫人墓志》:“芜没 郑 乡,寂寞 杨 冢。”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 郑 乡空健羡,陈榻未招延。” 清 丘逢甲 《戏迭前韵柬同集诸君》之一:“却教人忆泥中婢,八字墙高似 郑 乡。”...
重怀的意思:沉重的心怀。《后汉书·质帝纪》:“寤寐永叹,重怀惨结。”...
中堂的意思:(1).正中的厅堂。《仪礼·聘礼》:“公侧袭受玉于中堂与东楹之间。” 郑玄 注:“中堂,南北之中也。”《古今小说·张舜美中宵得丽女》:“庵主出迎,拉至中堂供茶。” 冰心 《往事》二:“今夜没有电光,中堂燃着两支蜡烛。”(2).指厅堂之中。《文选·张衡<西京赋>》:“促中堂之陿坐,羽觴行而无筭。” 薛综 注:“中堂,中央也。”(3).正室。《旧唐书·马璘传》:“ 璘 之第,经始中堂,费钱二十万贯,他室降等无几。”(4).庭院。 三国 魏 曹丕 《感物赋》:“掘中堂而为圃,植诸蔗于前庭。” 明 何景明 ...
珠璎的意思:(1).珍珠璎珞,多用为项饰。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诗:“从此多逢大居士,何人不愿解珠瓔。” 宋 刘克庄 《木兰花慢》词:“排闥者谁歟,冶容袨服,寳髻珠瓔。”(2).比喻晶莹连缀之物。 宋 陈与义 《蜡梅》诗之三:“殷勤夜来雪,少住作珠瓔。”...
湘灵鼓瑟的意思:谓 湘水 女神弹奏古瑟。《楚辞·远游》:“使 湘灵 鼓瑟兮,令 海若 舞 冯夷 。” 明 张景 《飞丸记·芸窗望遇》:“我也曾见 湘灵 鼓瑟曲里称神。”亦作“ 湘妃鼓瑟 ”。 唐 杜甫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不见 湘妃 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