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八)赏析

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八)

清 · 黄毓祺
武氏窃神器,祸心久包藏。
爱子幽别宫,他族称天潢。
神功闰十月,国老同平章。
次年三月间,召还卢陵王。
史官所纪载,从容仍慨慷。
栉风沐雨劳,定鼎繇文皇。
遽移而之他,毋乃天意伤。
姑侄与母子,孰亲须揣量。
千秋传子孙,庙食垂无疆。
未闻侄天子,为姑立蒸尝。
至性相感悟,反周复为唐。
取日于虞渊,咸池洗其光。
潜授与五龙,夹之以飞翔。
时贤意我公,委蛇别有长。
淫奴可比肩,北面妩媚娘。
浴兰莫振衣,弹冠毋沐芳。
至人贵同尘,绕指百鍊刚。
君子曰不然,论世可得详。
先是被罗告,考掠神扬扬。
大周革命初,万物新锋铓。
旧臣反是寔,诛戮分所当。
皇天后土临,牵引何肺肠。
被面血淋漓,触柱头颅强。
廷诤守丹陛,屡试于危亡。
纡徐浊河中,清济流不妨。
奋起北斗南,独步谁颉颃。
曷当任术数,破觚刓其方。
权者衡重轻,道非反经常。
与其凫泛泛,吾宁驹昂昂。

鉴赏

此诗《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八)》由清代诗人黄毓祺创作,通过历史典故,探讨了权力更迭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句“武氏窃神器,祸心久包藏”,开篇即点明主题,武则天篡夺帝位,其野心已久。接着,“爱子幽别宫,他族称天潢”描绘了武则天对儿子的冷酷,以及她将其他家族成员扶上皇位的手段。

“神功闰十月,国老同平章”描述了武则天在位期间的种种举措,包括借助特殊日期和权臣的支持来稳固政权。“次年三月间,召还卢陵王”则讲述了武则天召回自己儿子的故事。

“史官所纪载,从容仍慨慷”表明历史记载了武则天的从容与慷慨,但同时也暗示了她的复杂性格。接下来,“栉风沐雨劳,定鼎繇文皇”赞扬了武则天在位期间的努力,以及最终由李世民(文皇)取代她的过程。

“遽移而之他,毋乃天意伤”表达了对武则天命运的感慨,似乎暗示了天意的干预。接下来的几句探讨了亲情与权力之间的冲突,“姑侄与母子,孰亲须揣量”。

“千秋传子孙,庙食垂无疆”强调了武则天对后世的影响,尽管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正统皇后,但她的故事流传千古。然而,“未闻侄天子,为姑立蒸尝”提出疑问,是否侄子成为天子后,应为姑母立庙祭祀?

“至性相感悟,反周复为唐”表达了对武则天内心转变的想象,她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感念亲情,最终回归李唐王朝。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武则天的象征性行为,如“取日于虞渊,咸池洗其光”,以及她对权力的重新分配。

“潜授与五龙,夹之以飞翔”可能指的是武则天在权力交接过程中的一些策略或安排。最后,“时贤意我公,委蛇别有长”表达了对武则天智慧与策略的认可,同时指出她也有不同于常人的地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则天历史事件的回顾,探讨了权力、亲情、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选择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