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月上花令二首(其一)赏析

月上花令二首(其一)

当代 · 崔荣江
疏枝孱弱怕秋兴,薄霜里,曳伶仃。
雨霖铃诉萧条意,戚兰亭,香已淡,杳花声。
愁绪不随青发少,燃一烛,到三更,镜前人面和秋老,更无凭,怎赊就,那般情。

词语解释

孱弱的意思:◎ 孱弱 chánruò(1) [delicate]∶瘦小虚弱(2) [impotent]∶缺乏权威和能力(3) [weak]∶单薄;贫乏...

愁绪的意思:[释义](名)忧愁的情绪。 [构成]偏正式:愁(绪 [例句]愁绪满腹。(作主语)...

兰亭的意思:(1).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兰亭集序》。(2).指《兰亭帖》。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块,不闕於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於余则有用已多。” 宋 陆游 《太平时》词:“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鈐缝玉池上,后归 贾平章 。” ...

霖铃的意思:喻指凄苦离愁之声。 清 陈维崧 《春从天上来·壬子元夕》词:“搅离肠,更翻堦急雨,只是霖铃。”参见“ 雨霖铃 ”。...

伶仃的意思:[释义](形)孤独,没有依靠。 [构成]并列式:伶+仃 [例句]他孤苦伶仃。(作谓语)...

那般的意思:犹言什么缘故。如:含辛茹苦为那般?(1). 元 代公文用语。犹言如此这般。《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三六三年大都崇图寺圣旨碑(二)》:“奏呵,奉圣旨:那般者。钦此。”《元典章·朝纲一·政纪》:“省官説道皇帝索旨了也,那般的倣俲做例儿了也。”(2).那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 伯述 接口道:‘怎么你那位令孙,还是那般不孝么?’” 鲁迅 《呐喊·风波》:“ 七斤 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含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3).那些。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而...

前人的意思:◎ 前人 qiánrén(1) [predecessor]∶以前的人满意地详细讲述这位诗人与他的前人的不同之处(2) [forefathers]∶具有共同遗产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缘关系...

青发的意思:黑发。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八:“青髮如秋园,一翦不復生。” 宋 曾巩 《送程殿丞还朝》诗:“如云青髮拥朝簪,佳誉喧喧动士林。” 潘漠华 《牧生和他的笛》:“她不自觉地站起,掠一掠自己的青发。”...

秋兴的意思:(1).秋日的情怀和兴会。 唐 孟浩然 《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诗:“何以发秋兴,阴虫鸣夜阶。” 唐 胡曾 《咏史诗·西园》:“高情公子多秋兴,更领诗人入醉乡。” 清 乔可聘 《秋村寄吴柴庵》诗:“萧条村舍挂藤萝,隐几閒吟秋兴多。”(2).指本有某种感慨,于秋日而发。 晋 潘岳 《<秋兴赋>序》:“僕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匪遑底寧,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藪之思。於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以秋兴命篇。”...

人面的意思:(1).人的脸面。《墨子·明鬼下》:“矧佳人面,胡敢异心。” 孙诒让 间诂:“人面,言有面目而为人,非百兽贞虫飞鸟之比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清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茅盾 《子夜》一:“软风一阵一阵地吹上人面,怪痒痒的。”(2).指人。 汉 桓宽 《盐铁论·繇役》:“普天之下,惟人面之伦,莫不引领而归其义。”《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自实 走了一晌,不见一个人面。” 茅盾 《子夜》十八:“﹝一位年青小姐﹞因为‘不端’被禁锢起来不许见人面!”(3).犹人情。《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世情看冷...

三更的意思:◎ 三更 sāngēng[the third watch——midnight] 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无凭的意思:(1).无所倚仗。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圣情常有眷,朝退若无凭。” 王洙 集注:“不挟贵也。”(2).没有凭据。 唐 韩偓 《幽窗》诗:“无凭諳鹊语,犹得暂心宽。”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萧条的意思:◎ 萧条 xiāotiáo(1) [desolate;bleak]∶ 寂寥冷落;草木凋零四顾萧条。——宋· 姜夔《扬州慢》(2) [few]∶少我这样的行李萧条,未免叫他瞧不起。——《负曝闲谈》◎ 萧条 xiāotiáo[depression] 经济成长退缩经济萧条...

雨霖铃的意思:亦作“ 雨淋铃 ”。1. 唐 教坊曲名。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补遗》:“ 明皇 既幸 蜀 ,西南行初入 斜谷 ,属霖雨涉旬,於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 贵妃 ,採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唐 元稹 《琵琶歌》:“因兹弹作《雨霖铃》,风雨萧条鬼神泣。” 明 梁辰鱼 《红线女》第一折:“《雨霖铃》空响人何处,只落得渺渺独愁予。”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信得羽衣传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参阅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