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三叠(其九)赏析

三叠(其九)

宋 · 刘克庄
濡墨先愁染素衣,和铅亦恐浼冰肌。
后村老子无声画,压倒花光与补之。

注释

濡墨:落笔蘸墨。
素衣:指白色的衣服,象征纯洁。
和铅:铅粉,古代绘画颜料。
浼:玷污,这里指担心铅粉弄脏。
无声画:指老者的无声创作,可能指画作无声无息地展现。
压倒:形容画作非常出色,超越其他。
花光:指花的色彩或光芒。
补之:补充或增强周围环境的美。

翻译

落笔之初就担心染黑了素白的衣服,连铅粉也不敢轻易触碰,怕损伤了肌肤般的纯净。
后村的老者静静地作画,他的作品光彩夺目,甚至超越了周围的花光,弥补了它们的不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艺术创作时的心境和技法,诗人通过对笔墨的精细运用,表达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濡墨先愁染素衣"一句,表现了诗人在创作前的心理准备与构思过程。"愁"字传递了一种深思熟虑的情感,而"濡墨"则是对笔触的细腻描写,预示着作品将会是一番怎样的精心布局。

"和铅亦恐浼冰肌"一句,通过对颜料的调和与运用,展示了诗人对于色彩层次的把握。"恐"字暗示了一种谨慎,而"浼冰"则传递出一种清冷之感,彰显了作品的意境。

"后村老子无声画"一句,以"后村老子"为代指,可能是对某位艺术家或诗人的尊称。"无声画"表达了一种超越言语的艺术境界,传递出诗人对于绘画艺术的崇高评价。

"压倒花光与补之"一句,则是对这种无声画境的进一步描绘。"压倒花光"形象地展示了画作的生动与鲜活,而"与补之"则暗示了一种完美与和谐,彰显出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笔墨、颜料和绘画技法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无声画境的赞颂,展示了诗人对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