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同佥公
身为汉飞将,家若鲁诸生。
秘略三边服,妖氛一剑横。
已多门下客,持笔待功成。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为投赠同僚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与期待。首句“授钺几专征”描绘了同佥公频繁受命出征的英勇形象,暗示其军事才能出众。次句“分藩复此行”则强调了他的使命再次远赴他地,显示出其忠诚和责任。第三句“身为汉飞将”借用汉代名将的典故,赞美其如同飞将军李广般的勇猛和智谋。
“家若鲁诸生”则以儒家典故,比喻同佥公虽然身负重任,但内心仍保持着读书人的儒雅风范。接下来的“秘略三边服”进一步赞扬他的深思熟虑和策略,使得边境安宁。“妖氛一剑横”则通过剑的意象,象征他能挥剑斩除邪恶,保家卫国。
最后两句“已多门下客,持笔待功成”表达了对同佥公门下人才济济的赞赏,以及众人期待他建功立业的心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同佥公的文武双全,也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词语解释
边服的意思:边,边地;服,要服。指离开王畿极远的地方。《晋书·前燕载记论》:“一战而平巨寇,再举而拔坚城,气讋傍邻,威加边服。” 唐 李峤 《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尔而作》诗:“奉詔受边服,总徒筑 朔方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府县·一邑二令》:“揆之政体终为乖舛,岂可鄙夷边服,不为一釐正哉。”...
持笔的意思:执笔,执笔为文。 汉 王充 《论衡·量知》:“荷斤斧、把筑鍤,与彼握刀持笔何以殊?”《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植 益内不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略》:“又尝亲见执事握牘持笔,有所造作。”《新唐书·陆贽传》:“使臣持笔无所忌,庶叛者革心。”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俄见真人若持笔判断者,度必邪魅事。”...
多门的意思:(1).谓颁令之处很多。《左传·襄公三十年》:“﹝ 陈 ﹞政多门。” 杜预 注:“政不由一人。”《左传·昭公十三年》:“ 晋 政多门。” 杜预 注:“政不出一家。”《宋书·王玄谟传》:“时朝政多门, 玄谋 以严正不容,徙 青 冀 二州刺史。”《南史·梁纪上》:“‘六贵’……‘八要’,及舍人 王咺之 等四十餘人,皆口擅王言,权行国宪。帝谓 张弘策 曰:‘政出多门,乱其阶矣。’”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 明皇 召诸学士宴於便殿,因酒酣,顾 李白 曰:‘我朝与 天后 之朝何如?’ 白 曰:‘...
飞将的意思:(1).“ 飞将军 ”的省称。 唐 王昌龄 《出塞》诗:“但使 龙城 飞将 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 。”(2).泛称敏捷善战的将领。 唐 李涉 《寄河阳从事杨潜》诗:“吾友从军在 河 上,腰佩吴鉤佐飞将。”...
分藩的意思:古代帝王分封自己的子弟,作为王朝的屏藩。后亦称官吏出守地方为分藩。 元 黄镇成 《投赠郑守光远三十韵》:“累洽开皇极,分藩守重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阻奸》:“老先生所言差矣, 福王 分藩敝乡,晚生知之最详,断断立不得。”...
门下的意思:门下指的是一个老师的学生或门徒。...
秘略的意思:深藏的谋略。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 孙臏 思骋其祕略而 司马 刖之, 韩非 愿建治绩而 李斯 杀之。”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家传《鸿寳》祕略,小试不言功。”...
三边的意思:(1). 汉 时指 匈奴 、 南越 、 朝鲜 。《史记·律书》:“ 高祖 有天下,三边外畔。”(2).指东、西、北边陲。《后汉书·杨震传》:“ 羌 虏钞掠,三边震扰。”《资治通鉴·汉安帝延光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三边,东、西、北也。”(3). 明 时指 延绥 、 甘肃 、 宁夏 三地区。《明史·宪宗纪一》:“﹝ 成化 十年正月﹞癸卯, 王越 总制 延绥 、 甘肃 、 寧夏 三边,驻 固原 。”(4).原 安边 及 定边 、 靖边 三县的合称。抗日战争时期为 陕 甘 宁 边区的行政分区,简称 ...
授钺的意思:古代大将出征,君主授以斧钺,表示授以兵权。《文选·张衡<东京赋>》:“授鉞四七, 共工 是除。” 薛综 注引《六韬》:“凡国有难,君召将以授斧鉞。”《三国志·吴志·陆抗传》:“ 紂 作淫虐,而 周武 授鉞。” 唐 武元衡 《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诗:“授鉞虚三顾,持衡旷万机。” 明 刘基 《出塞》诗:“将军授鉞虎士怒, 蚩尤 亘天旗尾红。”...
下客的意思:北魏 对降将的最低恩遇。亦指下等的宾客。《北史·房法寿传》:“及 歷城 、 梁邹 降, 法寿 、 崇吉 等与 崔道固 、 刘休宾 俱至京师,以 法寿 为上客, 崇吉 为次客, 崔 、 刘 为下客。” 唐 卢照邻 《宴梓州南亭诗序》:“下客悽惶,暂停归轡;高人赏玩,岂輟斯文。” 宋 梅尧臣 《雍丘逢钱寺丞载阳》诗:“殷勤 魏 公子,落莫 吴 王孙。下客独垂泪,伤心思旧恩。”谓折节下士。《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论》:“若夫 齐武王 之破家厚士,岂游侠下客之为哉!” 王先谦 集解引 陈景云 曰:“下客,谓折节下...
妖氛的意思:亦作“ 妖雰 ”。1.不祥的云气。多喻指凶灾、祸乱。《左传·昭公十五年》“吾见赤黑之祲” 晋 杜预 注:“祲,妖氛也。”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神戈退指,则妖雰顺制。”《隋书·卫玄传》:“近者妖氛充斥,扰动 关 河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允降》:“上 稽山 看妖氛清尽,勒铭归国。” 清 邹容 《狱中答西狩》诗:“一朝沦地狱,何日扫妖氛?”(2).妖气。《西游记》第九五回:“ 行者 早已知识,见那公主头顶上微露出一点妖氛。”参见“ 妖气 ”。...
诸生的意思:◎ 诸生 zhūshēng[a student called a scholar who went to school in the Ming Dy- nasty] 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诸生许用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专征的意思:(1).受命自主征伐。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好恶无私,执义不倾,赐以弓矢,使得专征。” 晋 陶潜 《命子诗》:“桓桓 长沙 ,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宋 岳飞 《奏辞宣抚副使札子》:“以宣抚之重名,实寄专征之大事。”(2).指擅自进行征伐。《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幽 厉 失德, 周 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
门下客的意思:(1).门客,食客。 唐 李白 《少年行》:“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吕正献 平章军国时,门下客因语次,或曰:‘ 嘉问 败坏家法,可惜。’公不答,客愧而退。” 清 侯方域 《陈将军二鹤记》:“ 陈将军 者闻之而嘆曰:‘鹤之不遇也,有如此夫!’顾谓其门下客:‘有能知鹤者乎?其偕之以来。’”(2).学生;弟子。 明 唐顺之 《送邹东郭掌南院》诗:“此去谈经门下客,几人相对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