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挽宋尚书余公二首(其二)赏析

挽宋尚书余公二首(其二)

宋 · 方逢辰
扁舟一叶掠垂虹,因泛江莲得识公。
千里军民安席上,一年宾主坐春中。
斑催紫橐朝天近,梦到黄粱霍地空。
契阔真情言不尽,只将楚些寄东风。

注释

扁舟:小船。
垂虹:彩虹。
江莲:江边的莲花。
公:您(指对方)。
千里:遥远的地方。
军民:军队和百姓。
席上:宴席上。
春中:春季。
斑催:梦想催促。
紫橐:紫色的袋子,比喻官职或理想。
朝天近:接近朝廷。
霍地:突然。
契阔:深厚的情谊。
真情:真挚的感情。
楚些:楚辞的风格,这里指诗文。
东风:东风,象征春天或传递消息。

翻译

小船如一片叶子掠过彩虹,乘着莲花漂浮得以结识您。
在千里之外的宴席上,军民安宁,一年的宾主相聚于春天之中。
紫色的袋子装满梦想,接近朝廷之路,但梦境瞬间破灭。
深厚的友情难以言表,只能把心中的情愫寄托给东风。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际交往的诗篇,通过对比和意象手法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开篇“扁舟一叶掠垂虹,因泛江莲得识公。”用生动的画面捕捉到了偶然间结识友人的场景,其中“扁舟”、“一叶”和“江莲”共同描绘出水乡风光,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漂泊与机缘巧合。这里的“公”字,通常指代尊敬的对象,是诗人结识的一位高贵或有德之人。

紧接着,“千里军民安席上,一年宾主坐春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战争与和平、远离与团聚的鲜明对照。尽管“千里”暗示着战乱和分离,但诗人却强调了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依然能够享受到安稳的生活和美好时光。这一句中,“宾主坐春中”的意境,不仅传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视,更是对友情与和平生活的一种向往。

“斑催紫橐朝天近,梦到黄粱霍地空。”这两句转而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斑”字形容物色斑驳不一,可能象征着复杂的心情;“紫橐”,即紫色的鞍桥,常用以比喻远行或升迁,而这里则与“朝天近”相连,暗示了一种向往高处、追求理想的精神状态。后半句中的“梦到黄粱霍地空”,则表达了诗人对失落事物的怀念,“黄粱”可能指代某个美好但已逝去的事物。

结尾两句“契阔真情言不尽,只将楚些寄东风。”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只能借助自然之力来传递。这里的“契阔”、“真情”皆强调了人与人之间难以言传的深厚感情,而“只将楚些寄东风”,则是诗人选择了借助大自然,特别是春天的东风,将自己的情感和思念送往远方。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也透露出了其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