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正月十七日风雨至二十日始见日色赏析

正月十七日风雨至二十日始见日色

明 · 区越
朔风吹雨来溟溟,岂为元宵须送灯。
百草定知寒不茁,三辰愁向暗中行。
梳头暖阁还呼炭,烧叶茶炉尚带冰。
今日微阳弄光采,时来曝背近檐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区越在正月十七日风雨交加的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寒冷与阴郁,以及二十日天气转晴后阳光带来的温暖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首句“朔风吹雨来溟溟”,开篇即以凛冽的北风和连绵的细雨渲染出一片阴冷的氛围,仿佛预示着接下来将是一段艰难的日子。接着,“岂为元宵须送灯”一句,借元宵节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反问为何在这样的时刻需要灯火,暗示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不满与无奈。

“百草定知寒不茁,三辰愁向暗中行”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在严寒中的萧瑟景象,百草因寒冷而无法生长,星辰也似乎在黑暗中愁苦前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同情与感慨。

“梳头暖阁还呼炭,烧叶茶炉尚带冰”则转向了个人生活场景,通过描述取暖设施的使用,反映了天气的寒冷。梳头时需要额外的炭火,煮茶的炉子上还残留着冰霜,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严冬中的生存状态。

最后,“今日微阳弄光采,时来曝背近檐楹”描绘了天气转晴后的景象,微弱的阳光带来了温暖与生机,人们可以趁着短暂的好天气晒太阳,靠近屋檐享受阳光的照耀。这一转折不仅带来了希望与温暖,也寓意着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总有转机与光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雨交加与晴朗天气的对比,以及对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