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二十首(其十三)
宋 · 陈造
人生无贤愚,彼是皆梦境。
矻矻迷所求,冥冥睡未醒。
此心方放纷,息念乃要领。
冲风有惊波,揠苗无佳颖。
梦觉怅今昔,吾其默自炳。
矻矻迷所求,冥冥睡未醒。
此心方放纷,息念乃要领。
冲风有惊波,揠苗无佳颖。
梦觉怅今昔,吾其默自炳。
注释
贤愚:指人的才能和智慧,贤者聪明,愚者愚笨。彼是:指代前面提到的人生境遇。
矻矻:形容勤劳不懈的样子。
冥冥:形容深沉、昏暗,此处指心灵深处的迷茫。
息念:停止杂念,静心。
冲风:疾风,比喻困难或挑战。
揠苗:比喻急于求成,违反事物自然规律。
佳颖:好的收成,引申为成功或理想的结果。
怅:惆怅,感到失落或遗憾。
默自炳:默默地坚守自己的光明(信念)。
翻译
人的一生无论贤能还是愚钝,都在梦境中流转。人们执着于追求,却在沉睡中未曾清醒。
内心纷扰时,放下杂念才是关键。
即使面对强风,也会有波涛起伏,急于求成往往不会有好结果。
从梦中醒来,感慨往昔,我只能默默坚守自己的信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和陶渊明二十首(其十三)》,它以陶渊明的风格为基调,探讨了人生的虚幻与追求的主题。诗中说,无论贤者愚者,都在梦境中流转,人们忙碌于追求,却往往迷失于目标,沉睡未醒。诗人强调,内心应从纷扰中解脱,放下杂念,才能把握生活的真谛。他以“冲风有惊波”比喻世事的动荡,“揠苗无佳颖”则劝诫人们不要急于求成。最后,诗人感叹梦醒后的失落,决定保持内心的清明,自我反省。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陈造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