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雪老人临王晋卿烟江叠嶂图歌
元 · 柳贯
君不见帝婿王家宝绘堂,山川发墨开洪荒。
重江叠嶂诗作画,东坡留题云锦光。
又不见后身松雪斋中叟,伸纸临摹笔锋走。
楼台缥缈出林坳,芦苇萧骚藏泽薮。
白云飞不尽青冥,百丈牵江入樊口。
墨花照几射我眸,我为搴芳歌远游。
胸中是物有元气,世上何所无沧洲。
我疑此叟犹未化,瞬息御气行九州。
五山四溟一觞豆,琐细弗遗囊楮收。
故能援毫发天藻,不与俗工争丑好。
楚山云归楚水流,万里秋光如电扫。
拈来关董散花禅,别出曹刘斲轮巧。
披图我作如是观,毛颖陶泓共闻道。
呜呼相马亦相人,驽骀岂得同翔麟。
舍夫毛骨论形似,如此鉴赏焉能真。
后来有问延祐脚,意索举似吾方歅。
重江叠嶂诗作画,东坡留题云锦光。
又不见后身松雪斋中叟,伸纸临摹笔锋走。
楼台缥缈出林坳,芦苇萧骚藏泽薮。
白云飞不尽青冥,百丈牵江入樊口。
墨花照几射我眸,我为搴芳歌远游。
胸中是物有元气,世上何所无沧洲。
我疑此叟犹未化,瞬息御气行九州。
五山四溟一觞豆,琐细弗遗囊楮收。
故能援毫发天藻,不与俗工争丑好。
楚山云归楚水流,万里秋光如电扫。
拈来关董散花禅,别出曹刘斲轮巧。
披图我作如是观,毛颖陶泓共闻道。
呜呼相马亦相人,驽骀岂得同翔麟。
舍夫毛骨论形似,如此鉴赏焉能真。
后来有问延祐脚,意索举似吾方歅。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柳贯的《松雪老人临王晋卿烟江叠嶂图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古代画家王晋卿的《烟江叠嶂图》的壮丽景象,以及后世一位名为“松雪老人”的画家对这幅作品的临摹和赞美。
诗中首先提到“帝婿王家宝绘堂”,暗示王晋卿作为帝王之婿,其绘画技艺非同凡响。接着描述“重江叠嶂诗作画,东坡留题云锦光”,通过苏轼的题字,进一步强调了这幅画作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随后,诗中转而描写另一位画家“后身松雪斋中叟”对王晋卿作品的临摹,通过“楼台缥缈出林坳,芦苇萧骚藏泽薮”等描绘,展现了松雪老人对原作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再现。
“白云飞不尽青冥,百丈牵江入樊口”两句,以动态的自然景观衬托出画作的深远意境。“墨花照几射我眸,我为搴芳歌远游”则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深深喜爱和向往,仿佛自己也融入了那片山水之中,进行了一次心灵的远游。
“胸中是物有元气,世上何所无沧洲”这两句,既是对松雪老人艺术境界的高度评价,也是对画家内心世界的一种赞美,暗示其作品蕴含着深厚的自然之气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最后,“楚山云归楚水流,万里秋光如电扫”描绘了画面中的自然景色,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拈来关董散花禅,别出曹刘斲轮巧”则赞扬了松雪老人在临摹时的独到之处,不仅模仿了原作的风格,还融入了自己的创新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烟江叠嶂图》的描绘和赞美,不仅展示了古代绘画艺术的魅力,也体现了对艺术家高超技艺和深厚情感的欣赏与敬仰。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艺术创作中个人独特视角和创新精神的重视,以及对艺术作品背后深厚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