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堂晓望荷山
宋 · 杨万里
荷山非不高,城里自不见。
一登碧落堂,山色正对面。
如人卧平地,跃起立天半。
指挥出伏兵,万骑横隔岸。
后乘来未已,前驱瞻已远。
晨光到岩壑,人物俱茜绚。
绿屏纷开阖,翠旗闪舒卷。
安得垂天虹,桥虚度云巘。
老铃偶报事,郡庭集宾赞。
匆匆换山巾,默默下林坂。
一登碧落堂,山色正对面。
如人卧平地,跃起立天半。
指挥出伏兵,万骑横隔岸。
后乘来未已,前驱瞻已远。
晨光到岩壑,人物俱茜绚。
绿屏纷开阖,翠旗闪舒卷。
安得垂天虹,桥虚度云巘。
老铃偶报事,郡庭集宾赞。
匆匆换山巾,默默下林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荷山:指代一座山。城里:城市中。
碧落堂:高大的楼阁。
跃起:跳跃升起。
伏兵:隐藏的军队。
岩壑:山谷。
茜绚:色彩鲜艳。
绿屏:绿色的屏障。
虹:彩虹。
郡庭:郡府庭院。
山巾:山野头巾。
翻译
荷山并非不高,城市中却看不见。一旦登上碧落堂,山色就直面眼前。
就像人在平地上,一跃便立于半空。
仿佛指挥着隐藏的军队,万马隔河对峙。
后续部队还未停歇,前锋已经遥望远方。
清晨的阳光照进山谷,人与物都色彩斑斓。
绿色的屏障时开时合,翠绿的旗帜闪烁翻卷。
如何能有跨过天空的彩虹,让云间架起桥梁。
老钟偶然报事,郡府庭院聚集宾客。
匆忙更换山野头巾,默默走向林间的斜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碧落堂后,对面即见荷山的景色。诗中通过对比,表现出荷山的高大和壮丽,以及诗人登高望远后的惊喜感受。
"如人卧平地,跃起立天半" 这两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从低处一跃而起,瞬间达到半空之感,形象地描绘出山的雄伟。
"指挥出伏兵,万骑横隔岸" 这两句则借用军事行动来比喻诗人眼前的景色,使得景物更加生动有力,增添了一种宏大气势。
"晨光到岩壑,人物俱茜绚" 描述了早晨的阳光照射在山石之间,人的身影也变得清晰可见,展示了自然与人间的和谐共生。
"绿屏纷开阖,翠旗闪舒卷" 这两句则描写了山谷中树木的郁郁葱葱以及风中的旗帜飘扬,通过对比增强了景象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安得垂天虹,桥虚度云巘"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理想境界的情怀,似乎想要跨越天际,展示出一种脱俗的精神追求。
"老铃偶报事,郡庭集宾赞" 描述了远处传来了寺庙的钟声,而城中则是宾客聚会之声,表现了一种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和谐。
"匆匆换山巾,默默下林坂" 最后两句诗人似乎是在描述自己离开碧落堂后的情景,匆匆忙忙地穿梭在山间,而心中却是沉思默想,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对这次登山所感所悟的深刻内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