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梦还家侍亲
明 · 张以宁
喜著莱衣侍越吟,觉来犹未脱朝簪。
五更霜月到家梦,十载风尘为客心。
山远秭归啼更苦,海乾精卫恨犹深。
几时万斛潺湲泪,尽洒坟前柏树林。
五更霜月到家梦,十载风尘为客心。
山远秭归啼更苦,海乾精卫恨犹深。
几时万斛潺湲泪,尽洒坟前柏树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以宁的《腊月梦还家侍亲》描绘了诗人身在异乡,深夜梦回故乡,陪伴亲人的情景。首句“喜著莱衣侍越吟”中,“莱衣”是古代朴素的衣物,表达诗人对家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亲近;“侍越吟”则暗示他在外漂泊,只能通过诗歌寄托思念。
次句“觉来犹未脱朝簪”进一步揭示诗人身份,即使在梦境中,他也未能摆脱官场的痕迹,表达了他对仕途的无奈和对家庭的牵挂。
“五更霜月到家梦”写黎明时分,诗人梦回故乡,月色如霜,渲染出浓厚的思乡之情。“十载风尘为客心”则概括了诗人多年的漂泊生涯,流露出深深的疲惫和对家乡的眷恋。
“山远秭归啼更苦”借秭归的哀啼,寓言自己身处远方,思念之情更加深切。“海乾精卫恨犹深”运用精卫填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思乡之志。
最后两句“几时万斛潺湲泪,尽洒坟前柏树林”,诗人想象着有朝一日能将满腔的思乡之泪化作滔滔江水,洒在亲人的墓前,表达了他对亡故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团聚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梦境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