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前住瑞竹寔禅师赏析

赠前住瑞竹寔禅师

宋 · 刘弇
清矑上人四十馀,二十爰祝发与须。
惟桑与梓旧螺水,四维陁典卧起俱。
阳岐有嫡嗣曰勇,得法殆亦西佛如。
昂昂出世建业寺,譬土囊口纳众嘘。
金耏子有吼物志,卷钵摄筇重趼趋。
玄契妙悟似不偶,得未曾有才斯须。
生平学解一朝尽,贰负臣忽脱帝拘。
无端梅柳漏春信,成蹊桃李言略无。
顷抛瑞竹依章浒,埋照接衽最下徒。
楮衾菅席聊卒岁,末俗未觉谁龙猪。
苍岑白涧谢人境,南若楚岳旁匡庐。
斜幅绕胫凑初学,蝉联大刹知几区。
又其甚者控阛阓,金碧烂日倾国都。
如师不使正法席,笑众释子何朱愚。
玉虎蛰音久不吐,是使一世狻猊虚。
陋禅趁块掩孤唱,何啻鸡蹠堤江湖。
泸川南子素狂直,为不平者有矣夫。
虽师理自无固必,欲得垂手可后乎。
由来世事多反覆,使我北望长嗟吁。

鉴赏

此诗《赠前住瑞竹寔禅师》由宋代诗人刘弇所作,通过描绘对禅师实的赞美与敬仰,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深邃与复杂。

首句“清矑上人四十馀”,以“清矑”形容禅师的清净与智慧,点明其年龄,暗示其修为深厚。接着描述禅师在二十岁时便剃度出家,与须发俱白,显示出其修行的坚定与长久。

“惟桑与梓旧螺水,四维陁典卧起俱”两句,运用自然界的元素,如桑树、梓木、螺水等,象征禅师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以及其修行的宁静与深远。

“阳岐有嫡嗣曰勇,得法殆亦西佛如”提到禅师有弟子名勇,继承了其法脉,如同西天佛祖的传承,强调了禅师在佛法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昂昂出世建业寺,譬土囊口纳众嘘”描绘禅师在建业寺的高洁形象,如同大地接纳万物,显示其广大的胸怀和深厚的佛法修为。

“金耏子有吼物志,卷钵摄筇重趼趋”通过比喻,赞扬禅师如同金杖子般具有宏大的志向,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坚定前行。

“玄契妙悟似不偶,得未曾有才斯须”表现了禅师在佛法上的独特领悟,即使是在短暂的时间内也能获得非凡的智慧。

“顷抛瑞竹依章浒,埋照接衽最下徒”描述禅师在瑞竹寺的修行生活,与低下的弟子共同生活,体现了其平等慈悲的精神。

“楮衾菅席聊卒岁,末俗未觉谁龙猪”表达了禅师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即使在简陋的生活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高洁。

“苍岑白涧谢人境,南若楚岳旁匡庐”描绘了禅师远离尘嚣,隐居于山林之间的场景,象征其追求精神自由与解脱的心境。

“斜幅绕胫凑初学,蝉联大刹知几区”表明禅师不仅在个人修行上有所成就,还影响了许多初学者,使得众多寺庙得以建立和发展。

“又其甚者控阛阓,金碧烂日倾国都”指出禅师的影响力甚至扩展到了繁华都市,金碧辉煌的寺庙成为国家的骄傲。

“如师不使正法席,笑众释子何朱愚”表达了对禅师坚守佛法、不随波逐流的赞赏,同时也讽刺了其他僧侣可能的盲目跟从。

“玉虎蛰音久不吐,是使一世狻猊虚”以玉虎比喻禅师,其声音深藏不露,如同狮子虚设,强调了禅师的深沉与智慧。

“陋禅趁块掩孤唱,何啻鸡蹠堤江湖”批评了那些浅薄的禅者,仅仅追求表面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在的修行与智慧。

“泸川南子素狂直,为不平者有矣夫”提到泸川南子的直言不讳,表达了对公正与真理的追求。

“虽师理自无固必,欲得垂手可后乎”指出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禅师也能够灵活应对,展现出其智慧与勇气。

“由来世事多反覆,使我北望长嗟吁”总结了世事变化无常,表达了对禅师智慧与坚韧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禅师实的赞美与描述,展现了其在佛法修行上的卓越成就,以及对社会、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禅宗精神的向往与追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