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无著塔
宋 · 释元肇
一定空山五百年,不须惆怅启颓砖。
路傍多少麒麟冢,转眼无人赠纸钱。
路傍多少麒麟冢,转眼无人赠纸钱。
鉴赏
这首诗《吊无著塔》由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一定空山五百年”,以“空山”为背景,暗示时间的久远,五百年的时间跨度,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这里的“一定”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肯定,也蕴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深沉怀念。
次句“不须惆怅启颓砖”,在描述了时间的漫长之后,诗人转向对现状的观察。面对已经破败的遗迹(“颓砖”),诗人认为无需为此感到过于哀伤或遗憾。这句诗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态度,以及对历史变迁的理性认识。
后两句“路旁多少麒麟冢,转眼无人赠纸钱。”将视角从宏观的历史遗迹转向具体的墓冢,通过“麒麟冢”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而“转眼无人赠纸钱”则生动地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热闹非凡的祭祀场景逐渐消失,只剩下孤零零的墓冢,象征着人世间的繁华终将归于寂静。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深刻揭示了生命与时间的矛盾,以及人类文明在自然面前的脆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吊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以及人类文明变迁的深刻思考。释元肇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他对历史与现实的独特洞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