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览古四十二首(其二十)赏析

览古四十二首(其二十)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会稽嵇叔夜,才气浩不群。
平生癖于锻,馀好在琴尊。
不如一长啸,携琴学苏门。
可怜广陵散,奇弄今无闻。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览古四十二首》中的第二十首,主要描绘了东晋时期的名士嵇康。诗人以嵇康为切入点,称赞他才情出众,非同一般,特别痴迷于打铁和弹琴,这体现了他的独特个性和爱好。诗人建议嵇康不如效仿古代隐士苏门,通过长啸和抚琴来表达自我。最后,诗人惋惜地提到嵇康的绝技《广陵散》已成绝响,再也听不到这样的奇妙乐曲了。

整首诗通过对嵇康的描绘,既赞扬了他的艺术追求,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精髓流失的感慨,流露出一种历史文化的怀旧之情。

词语解释

不如的意思:◎ 不如 bùrú[not up to;inferior to]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才气的意思:[释义](名)较高的思维或办事能力,着重指表现于外的文艺方面的才华。 [构成]偏正式:才(气 [例句]这人有才气。(作宾语)才气横溢。(作主语)...

长啸的意思:(1).大声呼叫。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 《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2).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 宋 苏轼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渊明 赋《归去》,浩歌长啸老 斜川 。”《群音...

广陵的意思:见“ 广陵散 ”。...

好在的意思:[释义](副)表示具有某种有利的条件或情况。 [构成]偏正式:好〔在 [例句]我有空再来;好在离这儿不远。(作状语)...

会稽的意思:(1).山名。在 浙江省 绍兴县 东南。相传 夏禹 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名 防山 ,又名 茅山 。《左传·哀公元年》:“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禹 ﹞更名 茅山 曰 会稽 。”(2).郡名。 秦 置,今 江苏省 东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汉书·严助传》:“ 严助 , 会稽 吴 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贺太傅 作 吴郡 ,初不出门, 吴 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 会稽 鸡,不能啼。’” 清 吴伟业 《过朱买...

可怜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动宾式:可|怜 [例句]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平生的意思:[释义](1) (名)终身;一生。 (2) (副)从来。 [构成]偏正式:平(生 [例句]他把入党看做是平生的大事。(作定语)[同音]平声...

奇弄的意思:美妙的乐曲。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於是曲引向阑,众音将歇,改韵易调,奇弄乃发。”...

琴尊的意思:见“ 琴樽 ”。...

如一的意思:◎ 如一 rúyī[consistent] 相同;一致;没有差别始终如一表里如一...

叔夜的意思:周 代“八士”之一。相传为掌管山泽的官员。参见“ 叔夏 ”。...

苏门的意思:山名。在 河南省 辉县 西北。又名 苏岭 、 百门山 。 晋 孙登 曾隐居于此。后因用以借指 孙登 。 唐 杨炯 《群官寻杨隐居诗序》:“ 阮籍 之见 苏门 ,止闻鸞啸。” 唐 庞德公 《与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唯有 峴亭 清夜月,与君长啸学 苏门 。”参见“ 苏门啸 ”。...

无闻的意思:◎ 无闻 wúwén(1) [inglorious]∶没有名声;没有成名默默无闻(2) [deaf]∶指耳聋耳无闻,目无见...

一长的意思:一种长处。 汉 王充 《论衡·自纪》:“食千钟之禄,无一长之德,乃可戏也。” 宋 张实 《流红记》:“恨无一长,不能图报,早暮愧惧,莫知所为。”《荡寇志》第一一二回:“但此人或有一长可取,亦未可知。”(1).一个首领。《逸周书·武顺》:“三伯一长曰佐,三佐一长曰右,三右一长曰正,三正一长曰卿,三卿一长曰辟。”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唐 孔颖达 疏:“龙是鱼鮪之长,凤是飞鸟之长,麟是走兽之长,龟是甲虫之长,饮食所须唯此四物,四物之内各举一长。”(2).一旦滋长。《陆象山语录》...

广陵散的意思:琴曲名。 三国 魏 嵇康 善弹此曲,秘不授人。后遭谗被害,临刑索琴弹之,曰:“《广陵散》於今絶矣!”见《晋书·嵇康传》。后亦称事无后继、已成绝响者为“广陵散”。《北齐书·徐之才传》:“长子 林 ,字 少卿 ,太尉司马。次子 同卿 ,太子庶子。 之才 以其无学术,每叹云:‘终恐同《广陵散》矣!’” 宋 陆游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放翁 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絶还堪惜。” 明 张煌言 《<奇零草>序》:“独从前乐府歌行,不可復考,故所订几若《广陵散》。”亦省称“ 广陵 ”。 前蜀 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