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观杖牛
宋 · 韩维
清霜凉初曙,高门肃无哗。
行树迎初日,微风转高牙。
兹辰亦何辰,见此气候嘉。
有司谨春事,象牛告田家。
微和被广陌,缨弁扬蕤葩。
伐鼓众乐兴,剡剡彩杖加。
盛仪适未已,观者何纷拿。
因思古圣人,时儆在不差。
礼实久已废,所重存其华。
吾非鲁观宾,胡为亦咨嗟。
行树迎初日,微风转高牙。
兹辰亦何辰,见此气候嘉。
有司谨春事,象牛告田家。
微和被广陌,缨弁扬蕤葩。
伐鼓众乐兴,剡剡彩杖加。
盛仪适未已,观者何纷拿。
因思古圣人,时儆在不差。
礼实久已废,所重存其华。
吾非鲁观宾,胡为亦咨嗟。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诗《立春观杖牛》是韩维所作,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官府举行仪式庆祝立春的场景。诗人通过"清霜凉初曙,高门肃无哗",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庄重气氛。"行树迎初日,微风转高牙",以自然景象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树木迎接朝阳,微风轻轻吹过仪仗队列。
"兹辰亦何辰,见此气候嘉",诗人感慨这样的好时节,官员们认真地进行春耕的象征——杖牛仪式,提醒农民开始新的一年农事。"微和被广陌,缨弁扬蕤葩",描述了和煦的春风吹过宽阔的道路,官员们的服饰鲜艳,增添了节日的色彩。
"伐鼓众乐兴,剡剡彩杖加",鼓声响起,音乐欢腾,彩色的杖头装饰更加醒目。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表面的热闹,"盛仪适未已,观者何纷拿",他深感仪式虽盛大,但古代圣人的礼仪精神已经久违,仅存形式之美。
最后,诗人自谦并非鲁国的观光者,却也忍不住感叹"礼实久已废,所重存其华",表达了对传统礼制衰落的忧虑。整首诗寓含对古代文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