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天老人以予开法海幢见命澹归随投贺章次韵答之(其一)赏析

天老人以予开法海幢见命澹归随投贺章次韵答之(其一)

明 · 释今无
穷愁无计对春江,肘后谁传不死方。
欲尽半腔牛马血,未成千尺水云幢。
但存佳句吟清夜,依旧孤行向路旁。
若把瓣香烧出去,门庭从此恐无光。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今无所作,名为《天老人以予开法海幢见命澹归随投贺章次韵答之(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与愁苦时的无奈与挣扎,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和自我超越的决心。

首联“穷愁无计对春江,肘后谁传不死方”描绘了诗人身处困境,无法找到解决之道的痛苦心情。春江美景反衬出内心的愁绪,而“不死方”的询问则流露出对解脱苦难的渴望。

颔联“欲尽半腔牛马血,未成千尺水云幢”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牺牲的牛马,表达了为理想或信仰不惜付出一切的决心。同时,“水云幢”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境界,暗示诗人虽未完全达到目标,但仍在不懈追求。

颈联“但存佳句吟清夜,依旧孤行向路旁”表明诗人即使在孤独中,仍坚持创作,寻找心灵的慰藉。通过“佳句”和“清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若把瓣香烧出去,门庭从此恐无光”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担心自己的努力和追求可能带来某种负面后果。然而,这种担忧并未阻止诗人继续前行,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感和坚定信念,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态度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