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紫阳先生韵八首(其三)
明 · 杨爵
思量宜是犴中人,感动君王恐未真。
十载每怀当世事,一躯何惜老来身。
恩深愿作沟渠骨,罪重难为草莽臣。
此日存心都莫道,好将余喘听明神。
十载每怀当世事,一躯何惜老来身。
恩深愿作沟渠骨,罪重难为草莽臣。
此日存心都莫道,好将余喘听明神。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忠诚与忧虑,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首句“思量宜是犴中人”,以“犴”(古代监狱)中的囚犯自比,暗示自己可能身处困境或遭受不公对待,但这种考虑是出于对君王的忠诚与担忧。接下来,“感动君王恐未真”一句,表达了诗人担心自己的忠诚与忧虑可能并未真正触动君王的心。
“十载每怀当世事,一躯何惜老来身”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当世政治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己年岁已高仍愿意奉献一切的决心。“恩深愿作沟渠骨,罪重难为草莽臣”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愿意为国家付出一切,即使最终成为无名之辈也无怨无悔,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可能因罪受罚的忧虑。
最后,“此日存心都莫道,好将余喘听明神”两句,表明诗人希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能够得到神明的理解与宽恕,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神灵的敬畏。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君主的忠诚,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反思,体现了明代士大夫阶层的复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