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闲居漫兴十首(其九)赏析

闲居漫兴十首(其九)

明 · 李东阳
海宇熙平日,乾坤梦幻间。
虹流始华渚,龙卧已桥山。
尧荚惊新换,湘筠忆旧斑。
翠华天上去,无路可追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宇宙景象,诗人以"海宇熙平日"起笔,展现出广阔的天地在和平日子里的安宁气象。接下来的"乾坤梦幻间"则暗示了一种超然或虚幻的感觉,仿佛现实与梦境交织。

"虹流始华渚,龙卧已桥山"运用了神话意象,虹霓如流过华渚,象征着祥瑞,而龙的形象隐喻帝王或贤者,暗示着皇权或贤能者的隐退。"尧荚惊新换"中的"尧荚"可能指代皇位更迭,表达对新君主即位的惊讶和感慨。

"湘筠忆旧斑"借湘妃竹的斑点,寄托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既有历史沧桑感,又寓含诗人对过去的追忆。最后两句"翠华天上去,无路可追攀"表达了对天子仪仗远去的失落,以及对无法亲近或追随的无奈,流露出淡淡的哀婉之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抒怀诗,通过自然景象和神话元素,寄寓了诗人对时局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词语解释

翠华的意思:(1).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鼉之鼓。” 李善 注:“翠华,以翠羽为葆也。” 南朝 梁 沉约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虹旌迢递,翠华葳蕤。”(2).为御车或帝王的代称。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潼关 不守,翠华南幸。” 宋 陆游 《晓叹》诗:“翠华东廵五十年,赤县神州满戎狄。” 清 陈维崧 《游顾龙山》诗:“闻説当年翠华廵,朱旗暗卷残碑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想翠华,守枯 煤山 几枝花。”...

海宇的意思:(1).犹海内、宇内。谓国境以内之地。《梁书·武帝纪上》:“浹海宇以驰风,罄轮裳而禀朔。” 宋 苏辙 《皇弟偲加恩制》:“罄海宇之人孰非付託之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丈夫与叔叔文空海宇,洪然高掇,不必过忧。”《说唐》第三回:“举鼎千斤,名振海宇。”(2).近海之地。 南朝 宋 颜延之 《家传铭》:“旷彼 琅邪 ,实唯海宇。”...

华渚的意思:古代传说中的地名。《宋书·符瑞志上》:“ 帝挚 少昊氏 ,母曰 女节 ,见星如虹,下流 华渚 ,既而梦接意感,生 少昊 。登帝位,有凤皇之瑞。” 宋 柳永 《送征衣》词:“过 昭阳 。璿枢电绕, 华渚 虹流,运应千载会昌。” 明 张居正 《圣母图赞·女节应星》:“有美 轩 妃,神风遐卲,睆彼长虹,中天垂耀,光流 华渚 ,於昭庆兆。”...

龙卧的意思:喻高士隐居。 唐 卢纶 《奉和曹叔夏》:“龙卧人寧识,鹏摶鷃岂知?” 宋 王安石 《诸葛武侯》诗:“ 武侯 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清 王士禛 《定军山诸葛公墓下作》诗:“知公抱遗憾,龙卧成千古。”...

梦幻的意思:[释义](名)梦境。 [构成]并列式:梦+幻 [例句]离奇的遭遇犹如梦幻。(作宾语)...

平日的意思:[释义](名)一般的日子(区别于特定的日子,如假日、节日或特别指出的某一天)。 [构成]偏正式:平(日 [例句]他平日很少出门。(作状语)...

乾坤的意思:◎ 乾坤 qiánkūn(1) [heaven and earth]∶天地扭转乾坤(2) [male and female]∶男女...

桥山的意思:(1).山名。在今 陕西省 黄陵县 西北,相传为 黄帝 葬处。 沮水 穿山而过,山状如桥,故名。《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崩,葬 桥山 。” 裴駰 集解引《皇览》:“ 黄帝 冢在 上郡桥山 。”后因以借指 黄帝 陵墓或帝王陵墓。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山陵之建也,以公检校将作大匠。游衣 汉 寝之外,抱剑 桥山 之下。” 唐 张祜 《宪宗皇帝挽歌词》:“ 桥山 非远地,云去莫疑峯。”(2).山名。在今 河北省 涿鹿县 东南。上有 黄帝 和 唐尧 庙。《魏书·太宗纪》:“幸 桥山 ,遣使者...

上去的意思:◎ 上去 shàngqu(1) [go up]∶由低处到高处顺着山坡爬上去(2) [get on]∶登上车来了,你上去吧(3) [move forward]∶向前发展;得到提高这里的工作老是搞不上去...

天上的意思: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熙平的意思:兴隆安定。 宋 叶适 《代薛瑞明上遗表》:“伏念臣奋身孤远,逢世熙平。” 明 李东阳 《<琼台吟稿>序》:“国朝熙平一百年,礼乐方作,气运之盛,固有攸徵。”...

湘筠的意思:湘竹。 宋 辛弃疾 《江神子》词:“湘筠帘捲泪痕斑,珮声闻,玉垂环,箇里柔温容我老其间。” 明 刘基 《阮郎归·怨情》词:“ 苍梧 苦雾压湘筠,猿啼不见君。” 明 李东阳 《孝宗皇帝挽歌词》:“尧蓂惊新换,湘筠忆旧斑。”...

追攀的意思:(1).追随牵挽。形容惜别。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一:“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三:“昔在 洛阳 时,亲友相追攀。” 明 何景明 《送王梦弼之高邮》诗:“閭阎犹涕泪,道路復追攀。”(2).追随牵挽。表示哀悼。 唐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三:“追攀万国来,警衞百神陪。” 唐 孟郊 《吊卢殷》诗:“君归新鬼乡,我面古玉颜。羞见入地时,无人叫追攀。”(3).追随攀登。 南朝 宋 何承天 《上陵者篇》:“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纤丽振綺紈;携童幼,升崇峦,南望城闕鬱盘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