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寒食出游赏析

寒食出游

明 · 谢肃
凤山鶱翠拂晴霄,寒食骑驴过野桥。
翁仲新坟箫鼓怨,秋千深院绮罗娇。
忽惊锦字书缄断,堪望白云亲舍遥。
满眼客愁何处遣,杏花雨色上春潮。

注释

凤山:凤凰山。
鶱:高飞。
晴霄:晴朗的天空。
寒食:古代节日,清明前一天。
骑驴:骑驴出行。
翁仲:石像,古时为守陵人雕像。
新坟:新建的坟墓。
箫鼓:吹箫打鼓,常用于哀悼。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代指美女。
锦字书:精致的信件。
缄断:信被截断或中断。
白云亲舍:远方亲友的居所,借指故乡。
客愁:旅人的思乡之情。
杏花雨:春天杏花盛开时下的雨。
春潮:春天江河湖海的涨潮,比喻情绪的波动。

翻译

凤凰山上的翠绿直插蓝天,寒食节时我骑着驴走过田野小桥。
翁仲守护的新坟前,哀怨的箫鼓声响起,深院中秋千上的女子身着华丽衣裳。
突然,一封锦字书信的中断让我心惊,只能遥望远方的白云亲人的居所。
满眼的旅人愁绪该往何处排解,只有杏花雨中的春潮能暂作慰藉。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寒食出游》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出游的景象。首句“凤山鶱翠拂晴霄”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凤山之巅翠绿的树木直插云霄,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寒食骑驴过野桥”写诗人骑着驴子,穿越田野,途经简陋的野桥,流露出一种闲适与自然的亲近。

“翁仲新坟箫鼓怨”转而触及哀思,暗示路过的是新坟,箫鼓声中透出一丝哀怨,渲染了节日氛围中的哀愁。接下来,“秋千深院绮罗娇”则描绘了富贵人家的闺院里,女子们在秋千上嬉戏,衣着华丽,与前文的哀愁形成对比,展现出生活的另一面。

“忽惊锦字书缄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一封家书的中断让他的心情更加沉重。“堪望白云亲舍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乡之情,看着天边的白云,亲人的居所显得遥不可及。

最后,“满眼客愁何处遣,杏花雨色上春潮”以景结情,诗人满心的客愁无处排解,只能任由杏花雨打湿衣衫,春潮涌动,寓情于景,表达了深深的旅人愁绪。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清明的哀思,又有生活的情趣,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词语解释

白云的意思:(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

春潮的意思:◎ 春潮 chūncháo[spring tide] 春季的潮汐,形容其势之猛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凤山的意思:(1).今 浙江省 杭州市 凤凰山 的省称。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政和 壬辰, 鲁公 (指 蔡京 )在 钱塘 居 凤山 下之私第。”(2).借指 蔡京 。 宋 江汉 《喜迁莺》词:“ 凤山 政好,还被画轂朱轮催起。”...

寒食的意思:[释义](名)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有的地区清明叫“寒食”。 [构成]偏正式:寒(食...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锦字的意思:(1).指锦字书。 唐 李频 《古意》诗:“虽非 竇滔 妇,锦字已成章。” 宋 范成大 《道中》诗:“客愁无锦字,乡信有灯花。” 清 纳兰性德 《清平乐》词:“塞鸿去矣,锦字何时寄。”参见“ 锦字书 ”。(2).喻华美的文辞。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霜臺有暇,文律动於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於天下。” 明 何景明 《怀高铁溪先生》诗之二:“新诗裁锦字,丽赋掷金声。”...

客愁的意思:行旅怀乡的愁思。 唐 戴叔伦 《暮春感怀诗》:“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国何处此登楼。” 宋 戴复古 《秋夜旅中》诗:“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金 元好问 《即事呈邦瑞》诗:“ 郑庄 父子重相留,似为良辰散客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伤往事,写新词,客愁乡梦乱如丝。” 朱自清 《<古诗十九首>释》:“这种作品,文人化的程度虽然已经很高,颗材可还是民间的,如人生不常,及时行乐,离别,相思,客愁,等等。”...

满眼的意思:(1).充满视野。 晋 陶潜 《祭程氏妹文》:“寻念平昔,触事未远,书疏犹存,遗孤满眼。”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 桂江 流向北,满眼送波涛。” 清 张养重 《汀州道中》诗:“可怜满眼崎嶇路,惟有青猿伴客愁。”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母女两个从来没有去过 上海 ,一下了北火车站,满眼尽是高楼大厦,几乎遮去了半个天。”(2).犹言一心一意。《水浒传》第八一回:“ 宋江 等满眼只望太尉来招安。若得恩相早晚於天子前题奏此事,则 梁山泊 十万之众,皆感大恩!”《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

绮罗的意思:(1).泛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 汉 徐干 《情诗》:“綺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 唐 秦韬玉 《贫女》诗:“蓬门未识綺罗香,拟托良媒益由伤。”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引狎》:“谩话綺罗,休説珍羞,端不趁儂心苗。” 清 唐孙华 《戏为友人代忆》诗之四:“生小调丝竹,由来足綺罗。”(2).指穿着绮罗的人。多为贵妇、美女之代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鄴下 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綺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 前蜀 韦庄 《江亭酒醒却寄维扬饯客...

秋千的意思:[释义](名)运动和游戏用具,在木架或铁架上系两根长绳,下面拴上一块板子,人在板上利用脚蹬板的力量在空中前后摆动。联绵式。一个小朋友在荡~。(作宾语)...

上春的意思:孟春。指农历正月。《周礼·春官·天府》:“上春,衅宝镇及宝器。” 郑玄 注:“上春,孟春也。” 唐 杨师道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诗:“九重丽天邑,千门临上春。” 清 曹寅 《穀日西轩燕集》诗:“上春八日喜春晴,屋角梅枝照夜明。”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诗》:“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

书缄的意思:书信。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谢惠国坐亡》:“ 荆 閫 吕武忠 文德 ,平时事公谨,书缄往来,必称恩府,而自书为门下使臣。”《水浒传》第四七回:“ 李应 教请门馆先生来商议,修了一封书缄。”...

翁仲的意思:◎ 翁仲 wēngzhòng[stone image in front of a grave] 传说阮翁仲为秦代一丈三尺的巨人,秦始皇命他守边,匈奴人很怕他。他死后,秦始皇下令仿照其形状铸成铜人。后指铜像或石像,也专指墓前的石人...

箫鼓的意思: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 燕 赵 歌兮伤美人。”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 唐 李白 《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 黄河 。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

雨色的意思:(1).雨中的景色。 南朝 陈 萧铨 《巫山高》诗:“猿声不辨处,雨色詎分空。” 唐 宋之问 《早入清远峡》诗:“雨色摇丹嶂,泉声聒翠微。” 宋 吴文英 《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词:“笑携雨色晴光,入春明朝市。”(2).天欲下雨的景象。 唐 张旭 《山行留客》诗:“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唐 李白 《宿巫山下》诗:“雨色风吹去,南行拂 楚王 。高丘怀 宋玉 ,访古一霑裳。”犹落红。落花。 宋 毛滂 《摊声浣溪沙·吴兴僧舍竹下与王明之饮》词:“雨色流香绕坐中,映堦疏竹一丛丛。”...

字书的意思:◎ 字书 zìshū(1) [wordbook]∶以字为单位,解说汉字的形体、读音、意义的书籍,如《说文解字》(2) [dictionary]∶字典的古称...

锦字书的意思:指 前秦 苏蕙 寄给丈夫的织锦回文诗。《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 竇滔 妻 苏氏 , 始平 人也,名 蕙 ,字 若兰 。善属文。 滔 , 苻坚 时为 秦州 刺史,被徙流沙, 苏氏 思之,织锦为迴文旋图诗对赠 滔 。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悽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手帕儿包,头绳儿绕,抵过锦字书多少。”后多用以指妻子给丈夫的表达思念之情的书信。 唐 李白 《久别离》诗:“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上:“ 毛友龙 达可 未第时,其内子寄以诗云:‘剔烛亲封...

杏花雨的意思:谓清明时节所降之雨。时值杏花盛开,故称。 宋 志南 《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元 陈元靓 《岁时广记》卷一:“《提要録》:杏花开时,正值清明前后,必有雨也,谓之杏花雨。” 白桦 《春潮在望》:“迎着 江 南绵绵的杏花雨,迎着受尽苦难人民破涕的笑颜。”...

白云亲舍的意思:形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心境宁静安详。...